日前,北京和张家口作为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伙伴城市,签订了《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文化合作框架协议》。今后京张两地将围绕冬奥会、长城文化等主题,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构建京张文化繁荣发展示范带,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的“金名片”。
北京与张家口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北京境内有居庸关大道、缙山道、四海冶道等多条古道经过延庆和张家口地区与漠北相连。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元的残余势力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先后在明朝的北部防线设置了甘肃镇、宁夏镇、宣府镇、大同镇等“十一镇”,称为“九边十一镇”,“边”即指边墙、长城。
宣府镇又称宣府、宣镇(今张家口市宣化区),是京师西北重要军镇。宣府根据自然地势,将辖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路设防。明宣德年间,明王朝先后弃兴和(今张北)、开平(正蓝旗),防线后撤300余里,使宣府镇成为直接护卫皇陵、京师的前线。嘉靖三十六年(1557)开始设宣府东路。所辖边墙即“自四海冶至靖胡堡(今延庆白河堡)”。并设怀隆兵备道,宣府东路革属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置南山路参将于柳沟。而南山位于宣府东路。今延庆南山路边垣、东路边垣上百公里的长城属当时的宣府镇管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长城文化无疑将成为“人文冬奥”的重要主题,北京与张家口在长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在长城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上有着更为美好的前景。长城是两地共有的文化特征,冬奥是两地共同的盛事。将长城文化要素融入到“人文冬奥”是两地共同的历史使命。两地也可以把“万里长城第一楼”、“万里长城第一门”等文化要素整合推介,共同打造“长城脚下的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