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2016-08-22 10:27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惠若琪“探头”得分,中国女排以25比23拿下第4局,并以总比分3比1力克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获奥运会女排金牌,顷刻间里约马拉卡纳体育馆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当场内及场边弟子们兴奋地倒在场地中央打滚儿的时候,郎平也挥起手臂,她曾尝试着蹦起来,但很快又归于平静。发生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夺金的场面对于这位饱经风霜的排坛巨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32年前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时任中国女排队长的郎平夺冠一刻也曾与队友张蓉芳、杨锡兰、周晓兰、梁艳相拥相庆。32年来,时代脉搏引领着中国体育蓬勃发展,中国女排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也曾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改革与发展的阵痛,但她们最为珍贵的精神却从来不曾被丢弃,女排精神也从来没有被国人忘却。正如现场见证女排里约夺金的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所言,不要狭隘地评价女排精神,因为它一直活在每个女排人的心中,也一直都是国人为之钦佩、为之感动、为之向往的精神传承符号。

惠若琪拿下中国女排的最后一分后,郎平似乎愣了两秒钟,望着场内抱成一团的弟子们,她也举起右臂起身一蹦,但很快她便停止了“疯狂”举动,原因有两个,首先腰间的刺痛在比赛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肆虐着这位56岁的排坛“女神”,而见证球队夺冠的一刻,郎平安心的感觉更胜于兴奋。“其实,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我已经多次站在奥运会决赛场里,胜负天壤之别,但有时不过是一线之差,我是有过奥运夺冠经历的人,所以今天夺冠之后,我感觉身体和精神一下子‘清’了,我当然开心,但我觉得我终于圆满结束这次奥运会的使命,也终于可以祝福我的队员,让她们开心回家。”郎平说。

比赛结束时,许多现场中国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女排夺冠经典瞬间的情景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给自己的亲朋同事,他们在注释中也都不约而同写道:“女排精神”,其实郎平作为老女排的旗帜人物并不乐于对“女排精神”老生常谈,因为在她内心深处,精神内涵的东西从来不必用言语标榜。她说,“女排精神不是谁说有没有就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中国女排无论输球还是赢球,她们的精神都在那里,今天就算我们没有夺冠,我依然可以自豪地评价女排精神的伟大。你看看我们这些年轻的队员,再看看现场这么多举着五星红旗的观众,你们可以随处找到女排精神。”

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作为曾经与郎平同时代出名的原乒乓球世界冠军对于“女排精神”也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观毕中塞女排决赛后,蔡振华道出了他思想中的“女排精神”。他说,“我始终认为女排精神就是一种体育精神。你们都很清楚,这支球队4年前在伦敦是个什么样子,经过过去这3年半到4年时间,这支队伍能够从一支青年军一跃成为奥运会冠军,除了刻苦训练之外,她们的韧劲是多么的可贵,她们有拼命的精神、闯的精神、不怕的精神。这些都是其他项目值得学,也应该学的。这一切构成了女排的队魂。我想什么是女排精神?我刚才说的都涵盖在内。我觉得包括足球项目在内的一些项目不可能在4年内就能实现突破,但如果这些项目几代人都能像女排这样,那么传承下去,就会取得收获或者胜利。”

在马拉卡纳体育馆,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有许多来自国内的同胞以及巴西当地华人自发赶到现场给女排助威。当地一位华商代表朱力的话耐人寻味,“我们说中国人这么爱女排,就是因为女排精神影响着国人。我的父亲、我和我太太以及我的孩子都是中国女排的粉丝,我儿子也许不知道郎平那支老女排当年的光辉历史,但他可以从现在的中国女排身上找到榜样。我孩子说,中国女排好团结、好聪明。我想这就是我们对女排精神的理解吧。”“女排精神”或许也并非总是那么严格意义的高大上,就像惠若琪所言,“我们应该微笑、乐观每一天,要懂得相互理解与包容,这难道不是女排精神所应该追求的吗?”

名宿魏纪中一场不落地观看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所有比赛,老爷子的心情也是从小组赛的忧心忡忡到淘汰赛的无比自豪,“我看,女排就是好样的,败不馁、胜不骄,善于自我突破、善于动脑子,这就是她们的精神财富。”作为前中国女排队长,冯坤也出现在里约奥运赛场,担任女排比赛电视转播解说嘉宾,比赛结束后,她迫不及待地冲下看台,为场地里的师妹们道喜。冯坤没有详解自己理解的女排精神,可对于接班人惠若琪和她年轻的队友们夺冠,冯坤一点儿都不意外,她说,无论女排是不是冠军,女排精神都实实在在。现场一位观战的中国代表团官员对北青报记者说,“为什么国人看到女排,就会不由自主提到女排精神?因为它压根儿就没有从国人心中离开过,只不过夺冠比其他时间节点更能唤起大家对女排精神的追忆与向往。”在新闻发布厅,一位外媒记者向身边一位中国记者发问,“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国同行笑着答道,“我不能完整地回答你,但我们和所有现场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不是说说就能让你理解的……”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肖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