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推广校园足球决不能搞校队

2016-12-31 08:03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提到张路,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北京国安俱乐部的副董事长、中国资深足球评论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这些年张路一直奔走在推广校园足球的第一线,尽可能地给更多偏远区县普及如何推广校园足球。一次次公益讲座,趟趟实地考察,张路说,希望校园足球的开展只是单纯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千万不要走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忆开端

校园足球从志丹县开始

早上8点,张路和他的演讲培训团队在金台路地铁站碰头。中午十二点终于到达河北省平泉县,在简单的午饭之后开始了这一次的公益演讲。全县包括教育局领导、各校校长、体育老师等三百多人参加了这一次演讲。在演讲结束之后,张路一行又去当地的校园观摩了一趟足球课,并在晚上出席了平泉县足协的活动,等回到自己在北京的家中,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

往返七百多公里,却不是张路走过最远的区县。作为曾经在陕北插队的北京知青,早在2008年,张路就为陕西省志丹县出谋划策,进行校园足球的普及。“当年去那里插队的北京知青将足球带到了志丹,那里的孩子学会了踢球之后,其中有几个孩子一直把足球的爱好延续了下去。他们现在已经是中老年人了,成立了一个志丹县足球俱乐部,但是打了很多比赛老输,在一次活动中他们的领头人就跟我说,‘你也是陕北知青,对延安有感情的,能不能给他们当个顾问,帮忙搞搞足球’。”张路听到了他们也想搞“百年俱乐部”的宏图伟略之后当即就泼了冷水,“我建议他们搞一个足协,用一个正规组织得到政府支持。搞足协干什么呢?大面积搞普及,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就这样,志丹县足协成为了第一个县级足协。作为一个只有15万人口的县,志丹现在常年踢球的中小学生有5000人,占了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三。“这几年志丹的足球搞起来了,普及面大了影响也出来了,前年习主席去德国的时候,还接见了志丹的小足球队。”

谈实践

贫困区更易接受新理念

作为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路选了石家庄长安区和秦皇岛海港区作为基层抓点。除此之外,这一年他还走过了永清、蓟县、大厂、平泉等京津冀的多个区县。在张路着力推广校园足球的这些地方,贫困或偏远区县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巧合么?“从足球的教育功能来说,足球对于贫困地区孩子的智力和心理启迪可能会更好。他们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渴望与外面的世界沟通,足球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向外沟通的途径。为什么志丹县的孩子热爱足球?为什么那么多战乱国家打得那么凶,孩子们还是会在沙漠里踢球?南美那些贫民窟里的孩子,为什么会在破旧的街道上踢球?其实是一种需求。”

去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了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这一次搞校园足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为了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张路认为,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反而是这些没有开展过校园足球的地方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观念,“这些地方就没接触过这些东西,他们完全不懂,反而接受新理念更容易。我跟他们说,要搞普及,不搞高精尖,教育局领导、校长老师听了就会觉得这个好,比较简单,他们能弄,而且对于一点不会的孩子,更容易接受”。

指方向

决不能走搞校队的老路

“搞校队,三年必死。”这是张路在开展校园足球普及工作中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并不是他的危言耸听,而是切身经历。

“现在大家在认识上都能统一了,咱们这一次搞校园足球就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为了普及。但是一到实践中呢,问题还是非常多的,搞着搞着就又回到了老路上去,就是抓尖子、抓校队、搞比赛、要成绩这种比较功利的方向,这一套东西根深蒂固,这是我最担心的,现在看来这样的趋势还是相当明显的。”张路说。

1990年,张路作为足球技术领导小组的副组长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名为“青少年训练竞赛体制改革的调研”,最后调研的结果是全国常年踢球的7-16岁的孩子只剩下一万人,大城市平均只有一千人,一个年龄段只有两三支队伍,“就是那种层层拔尖子、层层要成绩的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基层学校普及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导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有了这样的深刻教训,我现在才这样上蹿下跳地去宣传我的观念,就是不希望中国足球再回到老路上去”。

张路直接指出了搞校队的弊端,“校队一般是从二、三年级开始组队,大概挑出20人,这些人是怎么选出来的?体育老师凭借主观印象,谁跑得快、谁个头大,但这些人并不一定是踢球的材料。然后就是一周五次、一次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学习。家长就怕这个,但他们想,虽然学习耽误了,但是能踢出来也好啊,结果等到孩子毕业的时候,每个学校能够进入下一级训练体系的多数只有一个,很多学校还一个都没有。这时候家长就急了,孩子学习耽误了也没有踢出来,之后他们就会告诉下边的家长不要让孩子踢球,踢球就废了。所以我们这一次才要明确,一定不要为了搞校园足球而搞,所有的事情都为足球开路,吃偏饭这个事情就搞不好,过去的失败就是因为这个”。

释理念

让孩子健康快乐是目的

张路认为,学校搞校队的做法,不仅仅是耽误了这些孩子,同时让其他的孩子没有了锻炼的机会。“除了校队这20个孩子以外,全校那么多学生你怎么知道就没有比他们棒的?有人说,搞校队和搞普及不冲突,我认为在小学这就是矛盾的,因为资源有限,场地就这么一块,你都给校队训练了,孩子们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体育老师就那么两个,都为校队服务了。”

201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的通知》,在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近期的目标(2016-2020)为中小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人数超过3000万人。

张路认为,现在推行的每周一节足球课还是有些少,他主张除此之外每周还应该有两次课外活动是搞足球小比赛。“我问过很多现在还在踢足球的运动员,包括现役的国脚,他们当年对于足球的兴趣,就是从那种几个人分拨的小比赛开始的。我们也不要弄什么成绩记什么分,就是让孩子们以自由的、游戏的方式踢小场地的比赛。这才是使孩子们热爱足球的途径。如果一周能有一次足球课、两次每次40分钟的小比赛,我认为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足球人口了。最后我们看看一年下来一个学校能有多少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孩子,我理想的数字是1/4的学生,就是一半男生和个别女生。有了这样的人数,我认为就算是达到了通过校园足球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目的了。”

解难题

场地和师资都不是问题

这便是张路口中“上蹿下跳”宣传的观念。有人说,中国校园足球有三座大山——“师资不足”“场地缺乏”“安全保险”。但张路认为,师资不是问题,场地也不是问题。

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张路提出,校园足球发展应该以小学普及为重点,只要达到培养兴趣爱好、健康身心的目标即可。最基层的体育老师只需要进行几节课的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培训体育老师恰恰也是张路一直在推动的一件事,“小学体育老师的优势在哪里?他们懂得儿童的体育心理学、生理学,知道怎么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孩子的,知道怎么能更好地让孩子对足球产生兴趣。这恰恰是足球教练不具备的,因为每一个足球教练都有一颗想从自己手中培养出一个国脚的心”。

对于场地问题,现在也有了解决办法,用可移动的围挡将场地分割,“如果在一个标准场地比赛的话,那最多容纳20来个孩子,但如果把它分隔成9个小场地来踢5对5呢,就是90个孩子同时在踢。一个篮球场就可以分成三块小的足球场地,很好地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且把球限制在场地内,孩子们触球的次数就会比大场地要多很多,乐趣就会提高”。

采访的第二天,张路还要带着他的团队进行公益讲座和体育老师的培训。他说现在搞校园足球的人很多,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就在嘴上说说,空谈理论,也想要多出做一些模板、一些推广成功的学校,这样大家也不要就在嘴上说自己的方式更好,最后还是要看效果的”。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