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不下火线 英雄的“字典”里没有脆弱

2017-07-04 13:47 中国体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英雄的“字典”里没有脆弱

朋友的儿子现在上初二,身高接近1.9米,篮球是他酷爱的运动,加盟NBA一度成为他的梦想。

几天前,这个孩子在学校与同伴打篮球,因为跳起“盖帽”,下落时不慎扭伤脚踝。朋友打电话向我咨询治疗方法,我说,如果刚刚扭伤,要用冰袋冷敷。朋友准备“照方抓药”,岂料孩子心生胆怯,害怕是骨折或骨裂。无奈,朋友只得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拍过X光片后得出结论:只是一般性扭伤,并无大碍。

为使孩子的伤脚尽快恢复,朋友在医生的建议下花近200元购买了“医用护腕”,以固定伤脚。然而,孩子的担忧并未终止,他问能否再买一副拐杖,如果不行,轮椅也可以……搞得朋友哭笑不得。

重视运动创伤无可厚非,如果过度重视,那么从中折射出的便可能是脆弱,不仅是身体的脆弱,更是精神与心理上的脆弱。

3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学生,那时对NBA的认识非常有限,只觉得贾巴尔是一个特了不起的篮球天才,尤其他的“天勾”赏心悦目,而乔丹当时仅仅是个后起之秀。当年,我们接受了很多英雄主义教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勇堵枪眼的故事可以倒背如流,即便影视作品《少林寺》《姿三四郎》也闪烁着英雄主义的光芒。当初别说崴脚,就算胳膊真的断了,也会打着夹板上学。并非争强逞能,而是英雄主义“轻伤不下火线”的思想早已植入头脑,如果长期躺在家里养伤,十有八九会被同学笑话。

1981年女排世界杯中日之战,中国队的陈招娣在第三局比赛中与队友相撞不慎扭伤了腰。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在场上拼搏,可腰却越来越不听使唤,被替换下场。第四局,中国队一度落后,陈招娣要求再次上场,但由于腰伤难忍,让她力不从心。中国女排最终击败日本队夺得冠军,此时陈招娣已痛得站不起来,是队友背着她,一起上了领奖台。

虽然陈招娣已经去世,但这段感人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激励着许多人,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女排精神的具体呈现。类似的例子在中国体育界不胜枚举。

英雄的“字典”里没有脆弱,这是经过千万次验证的事实,对那些想在体育或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成为英雄的过程意味着意志坚定、不怕艰难,不要说伤病,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勇敢面对和坦然承受。

相比之下,目前的青少年接受英雄主义的熏陶似有局限,注意力多集中在光鲜的方面,对于英雄战胜困难与险阻,了解得不够透彻与深入,尤其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从中获得的养分略显不足,于是出现了朋友的儿子因脚扭伤而小题大做的一幕。

时代造就了无数英雄,在体育界,一个个励志故事激励和影响着人们奋发图强。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应当从这些英雄身上汲取更为全面的营养,而不是只把目光盯在他们的闪耀上。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李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