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激发活力 管办分离后的CBA值得期待

2017-10-27 15:14 中国体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CBA走进新时代

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即将于10月28日开哨的2017—2018赛季CBA联赛,一定是“变化”:球员的变化、球队的变化、格局的变化、技术手段的变化、外界期待的变化……诚如新任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新赛季CBA联赛新闻发布会上所说,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赛季,也是一个划时代的赛季。

变化的原因,无疑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力主、中国篮球协会力推的管办分离改革。

相比于之前中国篮球协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办不分”,在全新的CBA联赛架构下,中国篮球协会只行使监管权、指导权、服务权,而将更为核心的竞赛权、商务权授权交由20家CBA俱乐部联合成立的CBA公司,由此将CBA联赛、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引领进入了新阶段。

改革,为CBA联赛、中国篮球事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可以想见,在全新的运行方式、体系架构下,联赛的精彩程度、受关注程度一定会大幅提升,甚至有可能成为继中超之后,又一个“N年N亿”奇迹的缔造者。

应该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篮协在积极推进CBA联赛管办分离过程中的决心、力度点赞,毕竟按照之前的规划,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应该分为两步,首先是向CBA公司授予商务权,其次才是更核心的竞赛权,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两步并作一步,才有了现如今难得的发展局面。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开幕之年,如此勇气、效率是值得赞赏的。

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太多可供借鉴的经验,CBA联赛改革过程中势必伴随着矛盾和阵痛,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中国篮球事业、中国体育事业如今的发展,正是得益于一代代篮球人、体育人共同的探索、奋进、努力,如今,在全新的时代节点,需要我们秉承勇于担当、试错、纠偏的心,为我国篮球事业、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这代人的贡献。

即将开哨的新赛季CBA联赛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第23个赛季,但即将迎来23岁生日的CBA联赛的另一个标签,是“管办分离后的第一个赛季”。

今年6月,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后,中国篮球协会与CBA公司签署协议,前者将CBA联赛的竞赛权和商务权授予后者,在授权期内,CBA公司将独立运营CBA联赛的竞赛和商务权限,中国篮协则将扮演监管、指导、服务的角色,而这也意味着CBA联赛正式进入了管办分离的新阶段。

国内体坛对于“管办分离”的提法已不陌生,之前汽摩中心、足管中心已经完成了管办分离的工作,其他很多项目管理中心、单位的管办分离进程也在推进过程中,但像CBA联赛这样单一的职业联赛管办分离,还并不多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篮协已经尝试过针对NBL联赛的管办分离,有过经验储备。NBL联赛的前身是甲B联赛,如今CBA赛场上声名赫赫的新疆队、广厦队、深圳队都是出自这一次级别联赛。2015年,中国篮协将NBL联赛列为管办分离试验田,由NBL九支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NBL公司,拥有版权和商务开发权,中国篮协不再参股。

应该说,两年前NBL的管办分离一度激发了这一处境相对尴尬赛事的活力,彼时的运营方曾一度为赞助商稀缺的NBL联赛寻觅到了近20家赞助商,各俱乐部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但在经营环境转好的情况下,NBL联赛还是曝出了诸如消极比赛、球场暴力等负面新闻,国内职业篮球联赛管办分离的前景也因此受到质疑。

对此,中国篮协曾指出,病根主要是监管不力。而这也将是职能、角色重新划分后的中国篮协、CBA联赛需要重视的问题。

如今的CBA联赛,由于已经拥有20多年的办赛经验、坐拥国内最优质的篮球资源,在办赛、招商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还是能否在全新的运行环境下,寻找到与各方,尤其是中国篮协的平衡点。而对于中国篮协来说,尽管也尝试过NBL联赛的管办分离,但毕竟只有两年,经验并不丰富,如何做好监管、指导、服务的工作,都是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一个利好的信号是,无论国家体育总局还是中国篮协自身,在推进CBA联赛管办分离过程中都展现出了极大的决心和效率,毕竟按照之前的方案,中国篮协将首先向CBA公司授予商务权,其次才是竞赛权。但如今,两步并作一步,CBA联赛一跃成为体育界管办分离领域的标杆。

相信在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管办分离后的CBA联赛一定会为其他联赛、其他项目的改革、创新,走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林 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