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超到乒超 中国超级联赛能打造成超级IP吗?

2017-10-30 09:38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超级联赛的超级IP之路

■本期特邀嘉宾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职业体育研究专家 胡利军

北京体育社会学专家 金汕

10月底,中超联赛接近尾声,中国其他两大超级联赛却拉开了战幕,一个是打造多年的乒超联赛,另一个是刚刚更名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这两大超级联赛都有着“超级的梦想”,排超联赛甚至有人喊出了“世界第一排球联赛”的口号。那么,今年引出不少话题的乒超联赛和商业开发进展顺利的排超联赛,从关注度、商业开发、竞技水平方面,能打造成超级IP吗?本期三言两拍特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职业体育研究专家胡利军研究员、北京体育社会学专家金汕对此作一番探讨。

 群众基础如何转化成关注度?

白志标:毋庸置疑,无论是排球特别是女排还是乒乓球,在中国都有着绝对的群众基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这两个项目的联赛受关注却无法与足球和篮球相比拟,尽管中国足球和篮球在国际赛场的成绩远远不如排球和乒乓球。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一个事实——国家队成绩与联赛热度并不能完全成正比,所以有群众基础并不等于有联赛观众,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其中项目本身是根本,虽然项目看起来在百姓中很受欢迎,但联赛却与足球、篮球等项目相比缺乏有竞争力的观赏性、悬念等。

胡利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乒超联赛和排超联赛并不是真正的职业联赛。所谓职业联赛,球员能真正自由流动,赛事按照职业标准来运营,有真正的赛事运营组织但并不等同于国家协会。这些条件无论是排球还是乒乓球,这两个所谓的超级联赛都不符合,我们的联赛还是附属于协会,从这一点上与中超和CBA相比就存在差距。

此外,在人员流动上,排球和乒乓球运动员还是过去的隶属关系,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自由流动,这方面足球因为成绩差反而限制没那么严格。所以,尽管排球和乒乓球项目看起来群众基础很好,但也仅仅是全民健身而已,要转化为赛场观众需要赛事运营和组织方做很多工作,比如球队归属感问题,不能每年更换主场、要设法重新回归到大城市,而不是更多在一些小城市等。

金汕:现在处于改革状态,乒超和排超都在进行探索,这一点需要肯定,比如排球联赛,这两年中国排协将运营权转让,至少在包装、运营方面比过去更为专业,也符合了职业赛事的特点。至于说群众基础转化成关注度,这需要赛事组织方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而不是通过一两届联赛就能改变的,毕竟无论是项目本身还是运营,与足球、篮球相比都存在差距,这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放在整个世界也都是如此,排球联赛都属于相对小众的赛事,更别说乒乓球联赛了。

关注度如何转化成商业价值?

白志标:应该说,将关注度转化为商业价值方面,今年排球联赛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按照运营方体育之窗的说法,至少在版权销售方面就能达到3000万元的收入,而且联赛赞助商也达到了10多家,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的。所以,可以看出,尽管排球联赛的商业价值无法与足球和篮球相比,但至少就自身而言也能做到风生水起,虽然本赛季在总冠名上依然“裸奔”,但至少在改善,再说国家队有了好成绩但联赛依然“裸奔”也不是第一次了。这其实对乒乓球超级联赛来说也是一种启示,那就是要一改过去协会的大包大揽,赛事运营并不是把控在自己手中才最好,要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胡利军:其实,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乒乓球和排球在国内的关注度都属于罕见的热,这源于这两个项目在国际赛场的成绩,所以在这两个项目最初推出联赛时都受到了各种追捧。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金牌概念逐渐淡化,这两个项目的联赛也逐渐褪色,别的不说,从举办地变化就能看出,乒乓球越来越远离一线大城市,排球也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无形中会削弱赛事的商业价值;此外,就如金汕说的,与足球和篮球相比,排球和乒乓球从世界范围来看都属于小众的职业赛事,乒乓球也只有中国有所谓的超级联赛,至于排球即便是意大利、土耳其这样知名的赛事,其影响力、赛事价值也无法与足球和篮球相比。

金汕:这两个项目从世界范围来看都形成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所以我们在发展这两个项目联赛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否认,这两个项目联赛在世界其他地方同样也面临着类似我们的问题,胡利军说的没错,即便是当今最火的意大利、土耳其排球联赛,也基本是赔钱赚吆喝,比如土耳其联赛更多是几大银行支撑,我们要不是因为朱婷在土耳其联赛效力,试问有谁会关注土耳其排球联赛呢?要不是当年郎平在意大利,谁会关注意大利女排联赛呢?相信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两个国家的足球和篮球联赛,所以这就是现实,我们的联赛运营方在考虑赛事的商业价值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特色,远离大城市或许就是这种适应,我倒并不赞成这些赛事都在一线大城市,三四线城市也许更适合推广,所以在寻求商业合作机会时也应从这些方面考虑。

 该如何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平?

白志标:除了项目本身属性无法比拟足球和篮球外,我们在这两个项目上的管理体制也是制约两个项目联赛无法壮大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赛事开放程度和球员自由流动方面,我们知道,本赛季乒超联赛的外援措施就曾引起热议,这样的举措本身就说明我们联赛并不是真正的职业联赛,而项目协会大包大揽的直接后果就是联赛的职业性大打折扣,自然影响到商业开发、赛事运营等。至于排超联赛尽管相对于之前的排球联赛在运营方面有了起色,但各队引进外援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各俱乐部依旧是过去各省体工队的化名而已,竞技水平与商业开发的良性互动还未形成。

胡利军:我刚刚也说过,无论是乒乓球还是排球,这两个项目的联赛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职业联赛,之所以如此是与我们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密切相关,即运动员并不是自由身,而是有着编制的单位员工,对于各地方体育部门而言,联赛水平高低并不重要,自己队伍有成绩尤其是在全运会等上面取得好成绩才是根本,所以才会有我们的乒乓球、排球存在不少人员根本无法流动的现象,所以要想联赛整体水平改观在运动员的管理体制上就需要切实做出改变。

金汕:幸运的是,现在这方面正在发生改变,全国性体育项目协会正在逐渐脱离过去的行政属性,从中国篮协跟CBA的运营方面我们看到了改变。现在多个全国性体育项目协会也都在改变,由知名运动员来担任协会主席,从制度来改变过去对项目的管理方式。我们看到中国排协转让了联赛运营权,未来乒乓球超级联赛运营权转让也不是没可能,而排球联赛运营权转让后也确实发生了明显变化,也更名为排超联赛,运营方也在努力提高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的体验,例如计划把个别场馆改造成专业排球馆,转播则引入“上帝视角”的高能摄像机,并挑选40场焦点赛事作为“主题日”场次等,可见主办方在联赛包装方面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雷煜 白志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