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超一言难尽:新政利弊共存 重罚标准不一

2017-11-08 15:12 搜狐体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随着上周末联赛最后一轮比赛的结束,2017赛季中超联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乱世中超”的说法早已被大家熟知,但仔细比较之下,似乎只有今年的联赛才特别符合这一说法,因为今年的“乱”,不仅仅体现在成绩的竞争上,更体现在联赛整体运营、管理等多方面。从年初的U23新政、外援限制政策,到联赛下半段的“转会调节费”,乃至贯穿了整个赛季的一张张重磅罚单,都让2017赛季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历史上,以独特的方式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新政利弊共存

今年年初,中国足协颁布了有关U23新政的具体措施,即在2017赛季中超、中甲联赛中,上场运动员名单中应列入至少两名U23国内运动员(1994年1月1日后出生),其中一名U23国内运动员应为首发运动员。也就是说比赛18人大名单中必须有两名U23球员,而且必须有一个U23球员是首发球员。

受益于这项政策,我们的确在今年的联赛舞台上见到了一大批极具实力的U23球员,天津权健的刘奕鸣、郑达伦,广州富力的黄政宇,河南建业的胡靖航,重庆当代力帆的南松以及北京中赫国安的巴顿都是这个赛季U23球员当中的佼佼者,当然还有从中甲联赛直接晋升国家队的北京人和小将邓涵文。即便没有U23新政的出台,这些球员的能力也足够立足中超联赛,但从客观上来说,这项政策毕竟是对年轻球员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项政策对于年龄段的限制,也催生了许多衍生问题,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球员成长期过短。说得通俗一点,一旦今年还在适龄阶段的U23球员无法在球队中立足,明年立刻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与此同时,许多原本在球队当中能够占据主力位置的非U23球员却因为这项政策面临坐冷板凳甚至是失业的风险。

日前,足协已经宣布明年的中乙联赛正式“扩军”,随着各级别联赛体系的形成以及俱乐部数量的增加,中国职业联赛将会逐渐形成足够的体量和容量来容纳逐渐增长的球员数量。但对于联赛的监督和管理,依然是保障球员权益的重要环节,而这也将是新加入职业联赛的俱乐部以及联赛管理者需要警惕的环节。

为了限制不断溢价的外援转会市场,足协在颁布U23新政的同时,也颁布了外援限制政策,即本赛季一直实行的“三人制”政策(注册外援4人,每轮上场3人次)。从本赛季的过程来看,无论是争冠集团、第二集团还是保级集团,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这一政策的影响。这是由于足协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各家俱乐部基本完成了外援引进和技战术体系打造的工作,而一纸新政的出台使得球队的许多工作都面临重来的局面。在政策出台时间的合理性方面,中国足协还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把控,保证职业联赛的有序推进不受影响。

重拳频出的标准是什么?

本赛季,中国足协加强了2017赛季裁判员的判罚尺度以及对于违规球员的处罚力度。于是,就有了本赛季中超创纪录的100多张罚单和总金额高达276万元的罚款。涉及球员、教练、俱乐部官员的禁赛多达247场,16家俱乐部有15家受到处罚,只有河北华夏幸福俱乐部没有被处罚过,这都创下了中超的历史纪录。

虽然今年联赛当中过多的罚单对于今年联赛的争冠、保级以及亚冠资格争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在联赛监督和管理方面,中国足协并没有做错什么。在联赛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成绩的单方面追求早就不该是联赛运营者关注的唯一终点。更何况,今年联赛的半数罚单都指向了球员在赛场上的犯规和暴力行为。

但对于中国足协而言,处罚尺度统一了吗?从秦升踩踏事件的停赛半年,到奥斯卡不理智举动的停赛8场,再到张稀哲掌掴陈雷的12场,中国足协的处罚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似乎在阅读了相关文件之后,依然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再者,处罚,是联赛监督和管理工作唯一的手段吗?每轮联赛过后,我们都能看到中国足协开出的一波又一波的罚单,但在这些罚单出台之后,中超联赛的暴力场面,真的有所收敛了吗?

这一切,目前依然没有答案。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