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杰: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一条终点线

2017-11-30 12:08 新浪体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谭杰: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一条终点线

单位组织集体看电影这种事情,如今已经越来越少发生了,但我们最近还是搞了一回。11月,以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爆炸案为背景的美国影片《恐袭波士顿》在内地上映,我们包场组织了一个“领跑者和朋友们之夜”。

跑步的电影本来就不多,大屏幕公映的就更少,这次机会难得,自然要集体学习一下。当天到场的有很多去跑过波士顿马拉松的朋友,还有更多达到 BQ 即将前往波士顿的朋友,最特殊的一位是李战哲老先生,2013年他通过终点线后一刻钟,爆炸发生……

关于这个电影先说几句,大陆版的片名从原版的《爱国者日(Patriots Day)》改成了《恐袭波士顿》,可能是希望借警匪题材和城市知名度扩大些人气吧,《恐袭波士顿》的上映比美国的首映晚了将近一年,比香港也晚了9个月。这部片子在美国的票房并不算大卖,基本上成本和收益打成平手,也没有得到什么奖,在马萨诸塞州以外的地区,关注的人也不会太多,所以能在大陆的院线上映还是挺让人感到意外的。

美国版《爱国者日》海报

“爱国者日”是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一,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马萨诸塞州会放假一天,波士顿马拉松就放在了这一天,但美国其他地区并不会放假。按照《恐袭波士顿》影片里的说法,爱国者日这一天,波士顿人只做三件事,一跑马拉松,二看马拉松,三看职棒的红袜队比赛。

从1903年开始,红袜队都会在波马比赛当天的上午11:05安排一场比赛,这样当比赛结束,球迷们在大约下午2:30走出球场的时候,正好赶上大批的4小时选手开始最后一英里的冲刺。

关于影片,我还是借用同事何睦朋友圈的文字概述一下吧:

摇晃的手持镜头,紧凑的叙事节奏,插叙的纪实影像,恰到好处的配乐,《恐袭波士顿》导演彼得·博格用一贯的风格将我们拉回到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炸弹暴恐现场。

整整131分钟。这是一个典型得不能再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讲的是“爱可以战胜一起,甚至是恐怖主义”的大道理,但这不妨碍它好看依旧。即便片中有些鸡汤略显浓郁,一些桥段不够克制有煽情催泪之嫌,但主旋律背后藏着闪亮到不能忽视的人性。波士顿警察不止一次喊出的“This is my fxxking city。” 面对恐怖分子,中国小伙子眼中的恐惧、绝望和求生欲望;男主角将妻子内心的善良和邪恶斗争过程比作战争的比喻;以及那位始终守护在8岁男孩尸体身旁的警察和他的敬礼……这些片段让一个主旋律宣传机器有血有肉有灵魂。

影片的最后,隐隐约约地抛出了一个疑问:我们会被恐怖主义击倒么?或者说,我们要怎样击败恐怖主义?导演借男主角给出的答案是用爱。宣传方借宣传海报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像超人一样无处不在的英雄警察。因此,在众多海报中,我最喜欢的是很多鞋带的那幅,充满了悲壮气氛。最后的最后,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在这部其实并未过多提及波马的电影中,深深感受到了波马的历史、荣耀和感召力。

这辈子,真想要感受一次波马终点的欢呼。

2016年我第一次去跑波士顿马拉松,赛前一天下午我在马拉松博览会对面的 Adidas Runbase 店里闲逛,店长突然出来说:“三年前的今天,现在这个时刻,2013年4月15日下午2点49分,波士顿马拉松发生了爆炸事件,让我们怀念逝者,默哀一分钟。”

那气氛简直肃穆极了,那个时刻,全城都在默哀。2013年两处爆炸的地方,也摆放了花环和死者的照片。

2016年赛前一周,尚未重新装饰的波马终点线

2013年波马爆炸事件发生之后,除了最早诞生、流传最广的 Boston Strong 外,还有一句口号在我看来更加荡气回肠,“夺回终点线(Taking back the finish line)”。波马赛事总监 Dave McGillivray 在2014年的起跑仪式上用手持喇叭发出了这样呼喊,“我们今天要夺回我们的比赛,夺回终点线。(We’re taking back our race today。 We’re taking back the finish line。)”。

2013年11月红袜队夺冠后在波马终点线展示冠军奖杯

值得一提的是,马萨诸塞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麻省,不仅孕育了波马(1897年),还孕育了篮球(1891年)和排球(1895年),这都是与现代奥运会(1896年)同龄的体育标志。

现代体育带给人强壮的身体、智慧和勇气,马拉松对于一座城市也是这样。(领跑者)

责任编辑:黄业(QS0001)  作者:谭杰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