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利益共同体”纽带需要“价值共同体”的深度联接

2017-12-19 09:31 人民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寻求健康发展公约数(体坛观澜)

风风雨雨,中超又一年。

几家欢喜几家愁。登顶者欢呼,降级的落寞,球队各自盘算着一个赛季的得失,又要为下赛季点兵点将,球迷也各有褒贬。这些,都是职业联赛的故事,共同组成了联赛的各个侧面,岁岁年年,常演常新。

足球职业化改革20多年,联赛已成为很多球迷生活中抛却不了的内容。球场曾点燃无数激情,写下各色传奇,也曾载浮载沉,受困于歪风邪气。职业联赛怎样才能健康成长,球迷眼中,对球场上发生的一切有着直观的评判。对联赛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来说,则需要在台前幕后付出更多更为专业的心力,才能让这出以足球为主题的大戏,真正充满光彩与魅力。

这些话题,在甲A年代就已争论不休。自甲A脱胎而来的中超,并不天然对已有的各种问题免疫,依然要在摸索中前行。面对诸如产权、地域、名称等先天后天的问题,中超联赛在变革中不断规范,就是力求找到良性发展的模式,将联赛打造为足球腾飞的基石。

良性模式,意味着俱乐部的财务健康,意味着后备人才源源涌现,意味着被球迷认可、为城市增光。梳理这些不难发现,职业联赛既有着商业属性,也有着文化属性;既有公益与教育的一面,又要在市场中能够不断增值。俱乐部之间,看似在球场上针锋相对拼得惊心动魄,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合作关系——作为联赛一员,彼此间如果差距巨大,最终难有真正的赢家。

正因如此,中超俱乐部之间几十倍的投入差距,常态化亏损的财务现状,引援开支与青训成本不成比例的结构,凡此种种,都表明中超联赛要成为一个成熟规范的联赛依然任重道远。

联赛的主体是俱乐部,俱乐部强则联赛强。俱乐部之间,因为投资方背景、发展诉求、发展模式等差异,难免有自己的“小算盘”。如何能在联赛这个大平台上求同存异,去芜存菁,找到均衡发展的公约数,打造“利益共同体”,无疑是当务之急,也是艰巨挑战。而“利益共同体”的纽带,还需要“价值共同体”去做深度联接。

价值共同体的建立,长远看属于联赛文化建设的部分,当下看亟待制度引领和塑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联赛的健康与可持续运行,远非球场上的规则所能涵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提醒人们,运行体系的欠缺,需要从“价值共同体”的视角去全方位建构。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薛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