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座高楼成本10万 垂直马拉松能否打破盈利困局?

2018-01-22 10:02 新浪体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2800座高楼成本10万 垂直马拉松能否打破盈利困局?

“各就各位,预备,跑!”

用一场“节节高”的赛事迎接新年。仅在元旦期间,粗略统计,全国各地举办的垂直马拉松赛事就在8场左右,宁波、东莞、沈阳、呼和浩特以及上海东方明珠等地不约而同地以这种“爬楼梯”赛事开启2018年。作为群众性体育健身项目,垂直马拉松以低门槛、较高的娱乐趣味性,又不受天气、性别、年龄、场地和时间限制,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了众多参与者。

垂直马拉松(Vertical Marathon)起源于1978年攀登美国帝国大厦(86层楼,1576级台阶)的大众体育运动,如今全球已有超过90个国家每年数百万人参与垂马赛事。在各地举办的垂直马拉松赛事均选择当地地标性建筑进行比赛,如纽约帝国大厦、台北101大厦每年都会举行登高比赛。

严格意义上来说,垂直马拉松分为室内和户外山地两类,室内赛事又分为五种类型:0-800级阶梯、800-1300级阶梯、1300-1500级阶梯、1500-2000级阶梯、2000级以上阶梯;户外山地不同环境下分为个人竞技和接力竞技。

目前仅美国一个国家,摩天大楼室内登高赛事登记的数量就有300个左右,户外的垂直登高赛事约为500场;而中国仍处在垂直马拉松发展的初期阶段,以室内高楼的场地赛为主,目前全国150米以上的高楼约在2800座左右(延展阅读:纽约马拉松依旧火热,但美国跑步业的寒冬已然来临)

我们在国内看到的垂直马拉松赛事均属于室内登高赛事。在国内这项运动有三种叫法:垂直马拉松、向上马拉松和垂直登高。目前国内以运营垂直马拉松赛事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公司大约有10家,分布在广州、上海、湖南、江苏、四川、广西、安徽等地,其中较为熟知的有广州垂马体育、湖南的体运通、北京的时尚集团、吉利汽车以及上海的奇欢体育。

2014年7月,广州垂马与国际高塔竞速协会合作,引进系列性正规赛制的垂直马拉松比赛,也是国内较早推出“垂直马拉松”一词的公司,随后的7月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场广州塔登高赛事,同年共进行了7场“广州垂直马拉松系列赛”,2015年推出“国际垂直马拉松系列赛”开始向全国布局,除珠三角地区,还在北京、上海、成都落地赛事。

另一家已经在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的公司湖南体运通,主营业务包括体育场馆预定、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三大板块。其中,垂直马拉松(VMA垂直马拉松大联盟)属于体育赛事业务的一部分,另外两部分为高尔夫球业余世界杯和湖南环洞庭湖自行车赛。根据体运通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体育赛事业务营收44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23.1万元,上升幅度为1745.77%。

2015年11月,体运通正式成立VMA垂直马拉松大联盟,2016年开始推行全国垂直马拉松赛事联盟体的模式,目前共加盟21场赛事。2017年11月,体运通又与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签署《垂直马拉松赛事推广协议》,合同期限为4年。

曾担任广州垂马体育赛事总监的张振宇告诉懒熊体育,中国的垂直马拉松室内赛事每年的增量70%左右,2017年中国有登记的垂直马拉松比赛就有130场。

从最初的100-200人报名,到2017年场均500-600人参与,参赛人群年龄在25-45岁的居多,垂直马拉松在国内正在大步扩张。

上海奇欢体育的总经理杨奇才告诉懒熊体育,在刚过去不久的2018年元旦那天,上海东方明珠登高比赛在有人数上限的情况下,还吸引了1100名选手参加。

“2017年我们做了8场登高比赛,2018年这个数量将达到15场,并且每场(比赛)的人数将达到上千人。”杨奇才说,在2016年刚开始运营垂马赛事时,公司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吸引了许多马拉松爱好者以及其他优秀的选手,而2017年公司则更注重团体和企业赛事,更加注重比赛的传播力度。

奇欢体育运营的2017年国际垂直登高大奖赛,从上海浦西会德丰国际广场出发,到华东赛区江苏无锡、华中赛区江西南昌、西南赛区重庆、东北赛区沈阳,最终回归上海,2018年,还将继续落地到北京、天津、广州、厦门、郑州、柳州等城市。

杨奇才表示,基于近两年的积累,今年公司将与地方体育局和高楼、公司合作,建立一个登高比赛联盟,形成赛事IP,每年在各地方举行分站赛,并将在近期推出运动员的积分系统,不仅包括联盟内的参赛选手,还可将其他同类赛事选手积分整合到此平台上。

懒熊体育多方咨询了解到,一般人数在300-600人规模的赛事,报名费在100元左右,而赛事成本可以控制在8-10万元,人数在1200-1500人规模的国际高积分赛事,报名费在100-300元之间,赛事运营成本要高达30-40万元。

如此看来,垂直马拉松赛事现阶段还处在尚未盈利的状态下。杨奇才告诉懒熊体育,由于登高比赛是在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空间相对封闭,为了使参与者在比赛过程中感受到乐趣,通常会在楼梯通道进行布置,每场赛事的要求不同,布置的成本也不同,一般一场比赛成本要在40万元左右。

“目前的垂直马拉松收入及盈利模式还相对单一,90%来源于赞助商的传统赞助模式。”张振宇表示。

“赞助商方面比较乐观,奇欢体育与苏宁总部合作,苏宁将为我们每站比赛提供服装,比赛的礼品等等。”杨奇才说,由于垂直马拉松选择的地点都是相对高端的写字楼、商业大厦,所以赞助商们看中的是商业大楼里的入驻企业,通过赛前宣传预热,以更好地露出自家的产品。

在张振宇看来,垂直马拉松赛事最吸引人的资源在于,项目运营公司与商业地产项目联系紧密,进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跨项目商业委托的乙方服务业务。

奇欢体育除运营垂直马拉松赛事外,还有一块业务就是为优质企业提供比赛和活动服务,而每站比赛的高层写字楼里的企业,也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由专门团队负责这部分业务。

相比国内已成红海的路跑赛事,垂直马拉松无论从规模、观赏性、还是在影响力方面都很难与之对比,但在门槛、运营成本等方面都相对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间接表明举办一场垂直马拉松更为容易。

专做跑步计时芯片的芯时创始人张广亚在去年做过一场北京奥运塔的垂直马拉松赛事。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垂直马拉松的迷人之处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先出发到达楼顶的不一定是冠军,一切悬念都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能知晓。(延展阅读:刚需背后,已成红海的跑步计时芯片市场面临洗牌)

而这些比赛选择的高层知名建筑,平日里观光的门票价格也在150元以上,如北京奥运塔门票160元,上海东方明珠塔观光180元,广州塔150元,但通过参赛的方式,不仅报名费用相比要略低,而且运营商还为选手提供基本装备,包括赛事服装、赛事芯片、号码簿、参赛手册、赛事包、能量零食,以及完赛奖牌

在费用上要比纯观光旅游价格低,既能运动又可以观光,还有运动装备,对此,张广亚对垂直马拉松在国内的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张振宇认为,中国室内的垂直马拉松赛事数量在下一个5年周期,可以保持每年300-400场之间,随着国际高塔竞速协会对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垂直马拉松进行俱乐部建制的推行,垂直马拉松也将从从个人单兵竞技进入到俱乐部规模化竞技的形态,从而激活观众群体、商品版权、视觉版权、衍生品经济、赞助商竞争意识。

杨奇才表示,在赛事运营方面,公司今年预计微亏,2019年基本可以实现盈利。(懒熊体育)

责任编辑:黄业(QS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