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新政逼教练做好算术题

2018-03-02 08:2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联赛新政”毫无疑问是开启的新赛季中超联赛最热门的话题,而有关U23本土球员的注册与上场办法则是新规中最具现实意义的内容。在新政作用下,中超16强无论夺冠第一集团军还是保级专业户,除了场上斗法外,更需要在场外精算U23球员的选用方略,稍不留神,规则掌握不到位的球队就会落得“满盘皆负”的后果。对于教练成员来说,新一年他们必须为U23球员的调配与使用劳心劳力,每一场比赛,他们都要绞尽脑汁作好用兵的“算术题”。

由于早在去年中期,中国足协就明确要在今年中超、中甲联赛深入落实U23本土球员注册与上场新规,因此在刚刚落幕的2018赛季国内足坛冬季转会期里,U23年龄段本土适龄球员的交易较其他年龄类别球员的交易活跃许多。按照新规则的要求,新赛季中超联赛每场比赛每队都至少要首发出场1名U23土将,而U23球员的上场人数不得少于当场比赛外援累计上场人数,因此对各俱乐部来说,落实新政不仅要找到理想的U23本土尖子,更需要储备更多U23球员。

从本周一结束的新赛季超级杯实况看,适应“U23新政”的工作非常复杂。申花在亚冠正赛前两轮保持不败,很大程度得益于本队3名优质外援莫雷诺、马丁斯、瓜林的个人能力,但超级杯的球员使用办法与新政内容严格统一,虽然两队同时首发3外援及1名U23本土球员,但申花主力中卫李建滨早早伤退,过早打破双方对抗的均势,也让申花的排兵布阵陷入被动。从表现来看,恒大邓涵文、杨立瑜、冯博轩的U23配置明显优于申花丛震、刘若钒、李晓明组合,而瓜林的下场更多是为满足新规要求,申花1比4落败,一定程度上与他们“没用好”U23球员有关。

中国足协推新政的初衷是挖掘、培养年轻球员,但受困于多年来国内足坛急功近利,大部分U23球员都还不具备俱乐部主心骨的实力。从上赛季情况看,建业、富力、上港、鲁能等少数重青训俱乐部的U23球员储备相对丰厚,在人员调配方面也更从容,但大部分俱乐部同龄优质球员却凤毛麟角。虽然今年年初,各俱乐部都加大U23球员储备,但由于这一年龄段绝大多数球员都非奥运适龄球员,再加上诸如郑达伦、徐新这类上赛季的U23适龄球员本赛季超龄,因此能在俱乐部胜任主力的非常有限。在已经结束的两轮亚冠正赛中,中超4队中,除了权健队刘奕鸣的主力位置比较稳定外,其余3队的U23球员其实都是配角。

如果说像唐诗、杨立瑜、邓涵文这样的国字号U23球员都会长时间坐板凳席的话,那么其他球队又有几支能派出2名或2名以上的U23首发球员呢?这个疑问对中超诸旅的困扰恐怕要贯穿整个赛季。申花在超级杯上最后两次换人在“达标”同时却损耗了自身的牌面实力,而李建滨的伤退实际也对其他球队构成了警示,U23球员的上场并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当意外发生的时候,U23球员还可能造成替补名额的浪费,而如果战术换人时机不当,同时又遭遇人员意外伤病,那么球队还可能面临场上减员的危险。在漫长的赛季里,在U23球员使用需求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各俱乐部现有的U23人员配置能不能顺利适应规则需求也都存疑问,一旦出现“人荒”,那么外援的使用恐怕也受到直接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队主教练除了需要继续做好技战术安排外,也需要始终保持对人员配置变化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对手,设计不同的U23球员用法。

U23球员在联赛的使用实际还与国字号梯队的备战利益息息相关,由成耀东率领的1999年龄段国青队以及孙继海率领的1997年龄段选拔队今年都将面临长期备战重任,其中U19国青队还将在今年冲击世青赛入场券。此外,以前U23国足为主体力量的国家二队今年8月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亚运会比赛,中国足协计划在相应时间段暂停联赛U23新政的执行,从表面上,这一举措益于缓解用人矛盾,但同一赛季联赛,各队对于有无U23球员参赛,在备战策略和临场调配方面都严格有别,这些变动无疑也会加重俱乐部“思想负担”。

文/本报记者 肖赧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肖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