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少年体质 体育课不能可有可无

2018-03-07 09:21 《工人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增强青少年体质,体育课不能可有可无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胡扬了解,目前学校体育面临着体育课被占用、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教师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和体质的增强。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最新《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青少年身体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大学生的肥胖率持续上升,每5年约提高2%~3%。

面对学生体质日趋下降的现实,一些中小学校和高校采取的不是重视体育教学的态度,反而因为“安全”等因素,进一步削减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教学甚至采用“散养”模式。如一些学校为减少学生运动损伤,在运动会中削减认为可能出现突发情况的1500米以上的长跑,以及容易出现摔伤的足球等项目。

据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贾海翔介绍,现在新入学的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在体育课上发现很多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差、耐力差,然而到了大学阶段并不好纠正,根子就在于中小学时期体育方面的锻炼太少。”

有关人士建议,对于学校来说,专职的体育教师必不可少,要保证体育课不能被随意占用。在成绩导向方面,体育成绩应占据一定的比例,以督促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

同时,让学校体育回归到快乐体育上。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学生总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进而形成终身的体育技能,促进体质的增强。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刘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