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冬奥场馆于2021年完工 保障设施同步推进

2018-06-06 09:1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6月5日,“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结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奥组委举行。图为发布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黄业摄

千龙网北京6月5日讯(记者 黄业)“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结会”新闻发布会6月5日在北京奥组委报告厅举行。平昌总结会为国际奥委会主持举办,北京冬奥组委承办,旨在向未来奥运主办方分享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策略和运行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知识转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副主席小萨马兰奇、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平昌冬奥组委主席李熙范等嘉宾以及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领导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介绍了目前2022北京冬奥会的筹备情况和最新进展,他表示:“北京市和河北省都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推进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决心举全市、全省之力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记者:随着平昌冬奥会结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了北京周期。请问陈市长,目前筹办工作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如何?

陈市长: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和高度重视冬奥筹办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包括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的目标,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冬奥会筹办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在筹办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制定了筹办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启动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谋划以住宿、餐饮、交通、医疗、安保为核心的服务保障工作,截至去年底,共签约了5家合作伙伴,发布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会徽,制定发布了“共享冬奥”的公众参与行动计划,冬季奥林匹克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展开。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去年冬季北京举办了市民快乐冰雪季、长城冰雪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冰雪活动,参与人次达450万。

6月5日,“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总结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奥组委举行。图为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回答记者提问。千龙网记者 黄业摄

在今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里,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向全世界发出2022年相约北京的诚挚邀请,开启了冬奥的“北京周期”。平昌冬奥会结束以后,北京市和河北省都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推进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决心举全市、全省之力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大家很关心冬奥会的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情况。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涉及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26个竞赛、非竞赛场馆。其中,北京赛区有13个场馆,将承办全部冰上项目、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和开闭幕式;延庆赛区有5个场馆,将承办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张家口赛区有8个场馆,将承担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

为了保证场馆的设计方案满足冬奥会的赛时需求,北京冬奥组委、地方政府及业主单位,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奥林匹克转播公司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在场馆的选址确认、初步设计方案、比赛场地设计方案、各个人群流线和功能区布置、场馆的灯光音响等方面进行紧密对接。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北京冬奥组委在51个业务领域确立了负责人和工作团队,各团队对场馆逐个进行设计方案的技术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场馆满足赛时运行的各项需求。

其中,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赛区的主要竞赛场馆设施均已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注重既有场馆的改造再利用。五棵松体育中心将在明年举办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之后开始改造,国家会议中心将在2021年启动改造,其余既有场馆(除鸟巢)将在今年全面启动改造。

目前,各项场馆建设任务都是按照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制定的时间计划顺利推进的。全部的竞赛场馆将于2019年底达到举办测试赛的要求,全部新建和改建场馆最终都将在2021年9月前施工完毕,交付使用。

由于北京冬奥会分别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举行,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十分重要。目前,连接三个赛区的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兴延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正在紧张施工,将在2019年底以前完工投入使用。水务、电力、气象、通信等保障设施也在同步推进,将在2019年完成配套建设,保障测试赛使用。

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还将有序推动赛会服务的筹备工作,组织开展吉祥物征集等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我们将坚持开放办奥的理念,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冬奥筹办,衷心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北京冬奥会,共同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

记者:请问陈市长,北京冬奥组委从平昌冬奥会中吸取了哪些经验?下一步,将如何借鉴这些经验,做好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

陈市长: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运行有序、科技亮点纷呈、文化气息浓郁、创造了多项历史记录,取得了圆满成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给北京提供了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北京冬奥组委主要以两种方式派工作人员赴平昌学习,一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统一安排,选派了144名观察员,分3批参加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观察培训,每期半个月。从竞赛组织、场馆管理、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等方面,参加了120余项交流研讨、实地学习等观摩活动。二是平昌冬奥组委等单位向我们提供了65个岗位实习机会,让北京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有机会和平昌组委会、单项体育组织、转播公司的同事一起,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第一线的真实锻炼学习,最长的实习期达到了4个半月。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组委、各单项体育组织和国际新闻转播机构,都给予了观察实习人员细心的照顾和指导,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感谢。

通过学习,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在冬奥会场地规划、造雪、现场管理、技术保障、新闻转播、城市服务保障等方面,获得了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前些日子,我们组织了平昌冬奥会实战成果大讨论,分21个专题模块,就107个话题进行交流研讨,上千人参加了讨论和分享,形成了45万字的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大讨论,我们把经验分享给了所有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使大家对冬季项目的组织服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次国际奥委会在北京组织平昌冬奥会的总结会,我们将参加这次总结会有关场馆建设、服务保障、公众参与等12个专题的研讨会,更加深入地对平昌经验进行研讨交流,努力把从平昌冬奥会学习到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上升到冬奥会筹办规范的层面,将为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国际奥委会在平昌冬奥会期间举行的第132次全会上,宣布了筹办奥运的“新规范”,其核心理念是让奥运会变得“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续”。“新规范”共涉及到118项改革措施,包括场馆规模合理控制、优化交通方案、优化现有基础设施和媒体服务等多个方面。国际奥委会提出的“新规范”,与中国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冬奥会提出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高度一致。在未来的筹办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将充分利用平昌冬奥会的好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冬奥城市的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积极落实国际奥委会“新规范”,努力把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