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食品全程监管机制启动

2018-06-23 09:43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杨滨

北京90%以上的食品靠全国其他省市供应,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动员部署大会上,北京市与来自全国21个省55个地市81个县的政府监管部门、基地和企业,共同启动了食品安全 “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到2019年底之前,本市重点食品的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覆盖率将分别实现果蔬70%、猪牛羊鸡肉60%、禽蛋和水产品50%以上;2021年年底冬奥会举办在即,食品生产供应标准化、基地化、品牌化格局将全面形成,基本覆盖本市市场各类食品品种。

区域协作把关食品源头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会上表示,实施区域协助、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共同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严密防控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进一步畅通全国优质食品进入北京市场的渠道,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

记者了解到,北京作为食品特大消费型城市和输入型城市,过去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是严把食品市场准入关口,对市场上的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并对不合格食品予以退市下架。而现在,通过与食品产地政府签署监管协议,实现了京内外共建“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

其中区域协作方面,由产区政府从食品生产源头对食品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环节严格日常检查、监督抽检,建立合格食品产地准出制度;产销两地政府密切协作,从生产源头和市场销售两端对基地、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风险及时采取市场控制和信用管理措施。

鼓励食品企业京外设基地

今天上午,本市大型食品批发市场、连锁商超、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单位与来自全国各地21省55地市81县的基地企业共同签署了优质安全水果蔬菜产销直挂协议500余份、畜禽肉蛋和水产品产销直挂协议近100份、米面粮油制品产销直挂协议130余份。

“京内外将共同培育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形成一批安全食品品牌。”市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唐云华告诉记者,在基地保障方面,鼓励本市食品龙头企业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在京外设立基地,统一种植养殖投入品使用和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市场价格,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实惠。

另外,鼓励食品基地企业在产区就地建立初加工基地,采取品牌化包装和净菜、净果、分割肉品等方式进京入市。针对偏远地区出产的食用农产品,还将鼓励本市电商平台研究解决方案。

3年时间织密防控网络

今天,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顺义区政府分别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唐山市,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内蒙古赤峰市,甘肃省武威市等食品产地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议。产销两地将共同建立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本市对持产地证明、检测合格报告入市的基地产品,将进一步畅通入市渠道。对无产地和基地保障的产品将进一步严格抽检,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本市监管部门将与产区政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和运输状况进行追溯和监控。对违反法律法规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基地、企业及其相关产品,将予以退市,通报产区政府,并向社会公示。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徐志军表示:“北京将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施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管’工作机制,织密织牢从种植养殖到餐桌消费的全链条防控网络,确保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责任编辑:戚连民(QE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