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冰雪运动“火”起来

2017-02-24 15:2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2月23日,由中国体育记协晚报分会和伊利集团联合主办的“冰雪运动伊利论坛”在北京晚报举行。如何让冰雪运动“火”起来,成为论坛上的焦点话题。对此,参加论坛的嘉宾纷纷献计献策,希望“3亿人上冰雪”这个愿景能够早日实现。

许基仁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中国体育记协副主席

建立第一推动力

“体育里面的‘第一推动力’非常重要。我们经常讲,很多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天赋,各种各样的爱好,但是他们在最应该被培养、最应该被挖掘的年龄被埋没了。很多人常常要等到二十几岁了,突然发现其实自己挺适合某个运动项目或者某个职业,但是已经晚了。”许基仁说,“举个例子,郭川环球航海之后,有一次我们小范围聚会聊起来才知道,其实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是北大MBA、公司高管,有很多的爱好,比如滑雪、开滑翔机。在他40多岁的时候,一个朋友带他去航海,结果郭川突然发现航海就是他的生命,然后他才开始去学习航海。我想,其实郭川也缺一个‘第一推动力’,如果早一点让他接触航海,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通过“第一推动力”这个例子,许基仁将话题延伸到了青少年运动培养这个课题上:“其实并不是说五千万青少年参与冰雪是要让他们都成为冰雪运动员。这里面最关键的其实是给这五千万青少年一个能够接触冰雪,看他喜不喜欢冰雪的机会,也就是给他们一个‘第一推动力’。所以,我觉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这个主题非常好,非常及时。”

李中文

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中国体育记协副主席

营造冰雪氛围

“我采访过冬运会、亚冬会和冬奥会,从整个大赛的层面,包括日常生活实际的感受,我觉得我们现在发展冰雪运动最缺的就是一个氛围。如果冰雪运动的氛围好了,大家的认识上去了,冰雪运动就会在一个很好的起点上发展。而营造冰雪运动氛围,最该抓的一个人群就是青少年。如何让他们接触真冰真雪,在冰雪里面感受到教育价值和体育价值,都是值得深思的。”李中文说,“现在各个体育项目都在说要走进校园。这个概念已经讲得很多了,但是进校园是有各种层面的,比如说让孩子们学游泳、学田径这都没有问题。但是冰雪怎么进校园?如果没有场地的带动,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营造冰雪氛围来推动呢?春节时刚好鸟巢正在搞冰雪季,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可以让孩子到大自然里去接触一些冰雪,让这些孩子对冰雪有更为具体的感觉。此外,颐和园、什刹海等公园年年都搞冰场,这些场地和活动的开放与举办,就达到了一个营造冰雪氛围的作用。”

李晓鸣

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尽快出台针对性教材

“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上,目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有针对性的教材,没有一个有针对性统一培训的系统。坦率地讲,目前我们的教学体系和教练员的培养体系还是比较落后的。青少年学习冰雪运动首先应该是安全地上冰雪,只有安全了才会有快乐。而青少年上冰雪第一个所要面对的就是教练员。那么目前我们的状况呢?我们的教练员拿到资格证以后,是所有的项目都能教的,对象可以是成人或者孩子,不分男女,项目也是单板、双板都能教,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李晓鸣说,“此外,我们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孩子的教材应该是什么样的?小学生阶段的冰雪教材应该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到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可能是文字、图片各一半;到大学阶段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然而我们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教材,现在都是采用美国、新西兰、奥地利等国家的教材。这应该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接下来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

此外,李晓鸣也强调了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学会滑雪技能和冰雪运动并不是一回事:“学会一项滑雪或者滑冰技能很容易,特别是我们的小学生,可能两个小时就能从初级道滑下来了。而我觉得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发展,更多的着眼点应该落在培养孩子不怕困难、挑战自我、融入团队精神这样优秀的品质上。只有这样,才能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王宝全

伊利集团副总裁

手把手指导青少年

“少年强则中国强,要实现‘3亿人上冰雪’,破解冰雪运动的短板必须着眼未来,先从娃娃抓起。冰雪运动的普及,可能是激发孩子们参与和热爱冰雪运动的大前提。基于这一点,从去年到现在,伊利联合中国滑雪协会、中国滑冰协会持续推出以‘撒欢吧,少年’为主题的多个青少年冰雪活力训练营,也就是青训营。通过邀请专业运动员到场手把手指导青少年学习冰雪运动项目。前些日子,我们把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500米冠军李坚柔请到了青训营,通过奥运冠军的言传身教,在帮助孩子们获得专业化指导与训练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感受冰雪带来的健康和快乐。”王宝全说,“不仅如此,作为第三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还全力支持整个2016、2017赛季,包括中国高山滑雪巡回赛、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全国大众速滑马拉松、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和中国高山滑雪青少年锦标赛在内的全部20余场大型冰雪赛事。”

焦少波

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主任

找到真正的驱动力

“大家现在都在讨论‘3亿人上冰雪’,我总感觉还是欠缺核心的东西。为什么家长要我们的孩子进行冰雪运动,硬的理由目前来看还不够充分。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让青少年从心理上觉得冰雪运动是第一选择,目前来看还缺乏有力度的举措。我是做传媒的,不客气地讲,冰雪运动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几乎见不到。为什么?相对于足球、篮球这些大众化的体育项目,它的收视率太低了,基本上是零点零几。央视也一样,除了大型的亚洲比赛、世界比赛、短道速滑等比赛以外,在电视上我们基本见不到冰雪运动的节目。而这其中,缺少的正是一种驱动力。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传媒角度去设计,认真想一下冰雪项目对于青少年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从这个项目中找到能够带给青少年心灵冲击力的东西,只有找到了这个驱动点,才能打动人心,而冰雪项目也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人。”焦少波说。

王品熙

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长

充分利用枢纽型体育组织

“体育总会近三年来参与了连续三届北京市冰雪季的开幕式,从策划到筹备到执行的全过程,我深深感受到冰雪文化的魅力远远超出体育的本身。比如连续两届的‘四冰一雪’比赛,除了高山滑雪是成人项目以外,其他的都是孩子的比赛。每次组织青少年的比赛看到的家长比孩子还多,孩子们参与冰雪的激情和喜悦,深深打动着我们这样的群众体育组织和枢纽型的体育组织。在筹备北京冬奥会的未来5年当中,应该利用体育总会这样的枢纽型组织平台,为北京乃至京津冀的青少年创造更多接触了解冰雪运动的机会。”王品熙说。

本报记者 李立 J148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李立 J1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