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俱乐部转让“最后疯狂”?

2016-01-08 15:13 网易体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足球俱乐部转让“最后疯狂”?

足球俱乐部转让“最后疯狂”?

足球俱乐部转让“最后疯狂”?

苏宁接手江苏国信舜天足球俱乐部,成为目前中超最引人关注的转让。 新华社发

2016年1月10日,将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跨注册协会(省、市)转让截止日。这也是中国足协首次实施这一硬性规定。一时之间,包括中超、中甲、中乙在内的多达26家俱乐部申请主要股权转让,其中7家涉及跨注册协会(省、市)的转让。

这波转让很疯狂26家俱乐部齐声叫卖

去年11月26日,中国足球协会注册总结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对足协这一年的注册工作进行了总结,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俱乐部(中超、中甲、中乙)转让问题被重点提出。从总结会发布的内容来看,2016年1月10日将成为一个重要节点,俱乐部的转让审核将在这一天结束。换句话说,从今年1月10日后,足球俱乐部的跨地域转让将终结。

据悉,近两个月来,中国顶级的三级职业联赛中超、中甲、中乙掀起一股俱乐部的“转让风潮”,共有26家俱乐部申请主要股权转让,其中有7家涉及跨注册协会(省、市)的转让,总体看,转让现象比往年大幅增加。其中,从中超降到中甲的贵州人和跨地区更名为北京人和、中超江苏国信舜天在本地变更为江苏苏宁,由于俱乐部的影响力大,是这一波“转让风潮”中颇受瞩目的。

对于这一波转让潮,中国足协严格审核,在6日叫停了两个中乙俱乐部转让的不合规现象。相关人员介绍,两家中乙俱乐部云南普洱万豪、银川贺兰山,近期分别申请转让给上海的企业,其中前者还要将俱乐部迁移到上海。两家俱乐部没经过中国足协批准,已经与受让方办理了工商变更,但两个想接手俱乐部的新东家,公司营业时间不足,都违反了中国足协有关俱乐部产权转让的硬性规定——受让方必须要“营业三年以上”。因此,两个转让存在“硬伤”,中国足协对此坚决叫停。

足球俱乐部跨地域转让时代的终结,对于职业足球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不仅仅是能够让足球在一个地方扎根下去,培养足球文化,也能有效地遏制一些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足球发达国家都有历史悠久的百年俱乐部,球队的名字也是中性,无论赞助商怎么改变,俱乐部都是深深扎根在那里。很多国外俱乐部的赞助商都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无数个,也就不会出现一个赞助商撤资了,俱乐部就维持不下去的情况。中国足球要走到那一步,肯定是需要长时间努力的。”

扎堆转让有目的竟为借好形势上市圈钱

今年的转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多一些,原因大致有三:

1、俱乐部转让每个赛季结束后都有,但是因为职业联赛还未真正达到职业化,部分俱乐部生存依然困难,联赛历史上出现的欠薪、投资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现象不胜枚举,因此出现转让在意料之中;

2、《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于2015年3月出台,改革的春风迅速点燃了越来越多足球投资人的热情,资本开始大量涌入足球领域,各种跑马圈地的举动如雨后春笋。当然,优胜劣汰,没实力的退出,有实力(或自认为有实力的)“金主”接盘,也在情理之中;

3、依然有“投机分子”“潜伏”其中,想借机达到别的目的……

前两条都好理解,最后一条如何解释?其实不难解释,发展足球无非要遵循两项规律,一个是足球自身的运动规律,另一个则是市场规律。这也是中国足球发展这么多年才领悟并逐步开始遵循的。

既然要遵循市场规律,那就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于是各种“军备”竞赛逐渐兴起,这虽然提高了俱乐部的运营门槛,但也提高了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广州恒大还两次夺得亚冠冠军,恒大淘宝成为中国首家登陆新三板的足球俱乐部。恒大淘宝登陆新三板以及此后的海量增发,让有些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借壳上市。

这或许是个别转让发生的原因,或许也是不少实力一般、炒作概念的足球相关公司想达到的目的。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判定这一动机是对还是错,但是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如果接手球队的目的不是发展球队、提升足球,哪怕是顺带发展球队、提升足球,而只是为了借着中国足球的大好形势上市圈钱,那么这样的动机我们是否有小小质疑一下的权利?

热衷转让有问题“通融”不乏权钱交易

再有,个别企业打着“中央支持足球发展”的大旗,希望中国足协对转让中一些不合规的行为予以“通融”。如果能“通融”,那么还要规定干什么?!中国足协在近年的俱乐部转让中,坚持原则,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刹住了歪风邪气。但是,在今年的转让中,依然有各种说情电话、发给各级领导的短信纷至沓来,甚至有人扬言要找高层领导“通融”。

中国足球如何改革?最起码的一条便是将以往的不合规之举消于无形,继而立规、守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明明不符合规定却偏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不是破坏规矩、不是破坏中国足球改革,又是什么?

实际上,“通融”在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确曾大行其道,其中还不乏权钱交易。这也是为什么个别俱乐部欠薪多年,但通过威逼利诱让球员“签字画押”等手段,从而一直能通过准入的原因。

不过,自2009年反赌扫黑大幕拉开,并陆续将一批腐败分子绳之以法后,中国足球正逐步迈入正轨。尤其在近两年,中国足协在俱乐部转让、准入、注册等事务的把关上日趋严格,这也是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这在两个案例上体现得尤为明显:1、2014赛季结束后,广东日之泉被陕西五洲俱乐部收购。但陕西五洲因未在中国足协规定的时间内交齐相关材料,导致球队无法注册,失去了新赛季征战中甲的资格;2、2014年年底,重庆力帆完成工商层面的转让,但其“新东家”没有向中国足协补交齐相关转让材料,中国足协认定此次转让不成功。此后重庆市工商局江北分局发出撤销登记决定书,决定撤销股权转让以及名称变更登记决定,力帆重新获得俱乐部股权,继而保住中超资格。

俗话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在中国足球改革之风劲吹,足球形势趋好的大背景下,“魑魅魍魉”们请离开! (欣华)相关新闻

中国足协官网公示贵州人和变北京人和

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6日在足协官网登出两则公示,分别为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主要股权转让并更名为北京人和,以及福建省超越足球俱乐部主要股权转让并更名为江苏盐城鼎立。

公示称,2015赛季,贵州人和参加了中超联赛,并名列第15位。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的股东将股权转让至人和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后,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人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100%股权。俱乐部在北京市足协注册,法定代表人为戴秀丽。

另一则公示称,2015赛季,福建省超越足球俱乐部参加了中乙联赛,并获得南区第八名。福建省超越足球俱乐部的股东将股权转让至江苏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转让后,福建省超越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盐城鼎立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江苏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占江苏盐城鼎立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100%股权。俱乐部在江苏省足协注册,法定代表人为顾志磊。

两则公示的公示期均从即日开始,至1月20日结束。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