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河北文化:非遗剪纸 剪刀一挥处处花

2016-07-13 16:11 凤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指尖上的河北文化②:非遗剪纸 剪刀一挥处处花

导语:剪纸是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的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

剪纸。资料图
剪纸。资料图

剪纸文化源远流长 剪纸艺术古老厚重

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中国剪纸所用的雕、镂、剔、刻、剪等技法早在西汉初年就已出现,而在当时人们用的还不是纸,而是金箔、皮革、绢帛乃至树叶等材料。

现存最早的剪纸文物出自唐代。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了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剪纸在唐代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说明当时民间流传着剪纸招魂的风俗。

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剪纸更加盛行,这时有了专门的剪纸艺人和剪纸手工业,民间出现了礼品上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以及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剪纸。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剪纸在民间广泛用作窗花、团花,还用作鞋花、枕花、伞花以及梳妆镜上的喜花、少妇背上婴儿背带的巾花、陶瓷器具上的边饰等。

剪纸艺术发展到现代,种类繁多,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等。

蔚县剪纸起源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汉族民间艺术。蔚县剪纸的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所以这种剪纸非常有看头。蔚县剪纸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蔚县剪纸吸收了河北武强木版水印窗花以及河北雕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特色,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用小巧锐利的雕刀手工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手艺传承民族智慧

非遗传承人周淑英:“剪”出精彩

周淑英是蔚县剪纸艺术第三代正宗传人,其父周永明是蔚县剪纸艺术创始人王老赏唯一的嫡传弟子。

近年来,周淑英多次到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举办讲座、展览,让剪纸这门传统的艺术走出国门,发扬光大。周淑英说:“每次去国外展览,外国人都很惊讶,他们以为剪纸都是大红的单色的,没见过这种色彩艳丽的造型生动的剪纸”,而通过一次次的走出去,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种特殊的技艺,把蔚县剪纸传播了到世界各地。

牛世民:巧手剪出幸福花

牛世民,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极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已先后开发出叶剪、皮剪、革剪、布剪和羽毛剪等十多个品种。

近年来,牛世民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民间艺术博览会,他高超的剪纸技艺,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因此他也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除了县委宣传部授予他“优秀民间艺人”光荣称号外,2007年他还被省文联授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2008年6月被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极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光荣称号。

令人惊叹的细节

无极剪纸刻的工艺非常独特

无极剪纸的技艺分为剪和刻两种。“剪一般是右手拿刀,左手拿纸,剪刀按逆时针转,纸按顺势针转,把心中的吉祥符号表达到红纸上面。”牛世民说。

更有特色的是传统的剪刻技艺。首先刻刀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把剪刀带刃的部分一分为二,取前半截做成刻刀。剪纸用的纸是竹子做的,先在地窖里自然潮湿,然后拿出来用石头锤子打。打完以后几百张为一沓来刻,刻完后还要把纸拿去煮,煮透后在大青砖上自然阴干,然后再用粉色、深绿色等颜色去点,就变成跟唐三彩一样的特别漂亮的剪纸了。

牛世民告诉记者,在老剪纸的技法中,毛毛刺元素用得特别多,剪得特别匀称。他有一幅叶子剪纸,上面一条毛毛虫,放大后虫子有几只脚都清晰可见。

剪纸艺术贵在亲手创造

真正用于收藏的剪纸作品应选择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只有富于个性创造的作品才具有收藏和保存价值。好的剪纸作品不仅要用剪纸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而且还要看作品的刀功和纸感,同时还要具备造型夸张、轮廓优美、画面均衡、线条流畅等特点。总之,画面不仅要让人赏心悦目,还要体现出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及审美的独立性。

(据新华网、河北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等综合)

责任编辑:刘睿盈(QS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