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上午,参加海运会的部分台湾大学生运动员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参观、图为台湾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和教练与奥运冠军傅海峰和赵芸蕾合影。千龙网记者姜雪峰 摄
千龙网北京7月23日讯(记者 姜雪峰)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简称“海运会”)7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7月23日上午,参加海运会的部分台湾大学生运动员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参观,有幸和羽毛球奥运冠军傅海峰、赵芸蕾互动交流,得到乒乓球金牌教练陆元盛的指导,还与部分羽毛球国家队队员切磋球技,台湾大学生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是一次难忘的参观交流。
台湾大学生在教练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荣誉馆参观,听着讲解员讲述国家竞技体育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奥运冠军背后的感人故事,并参观奖杯奖牌的复制品,在奥运冠军荣誉榜前驻足观看。很多台湾大学生表示非常震撼,开阔了眼界,也深受鼓舞。

7月23日上午,参加海运会的部分台湾大学生运动员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参观。图为在荣誉馆听着讲解员讲述中国女排的故事。千龙网记者姜雪峰 摄
随后,大学生们分成两组分别前往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在羽毛球馆,台湾大学生们见到了奥运冠军傅海峰和赵芸蕾,令很多学生喜出望外,争相与奥运冠军合影留念。
看到球场上,部分大陆队员正在进行训练,台湾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们也跃跃欲试。经过大陆与台湾教练员的沟通,大陆和台湾的运动员临时交叉组队,切磋球技。经过短暂训练适应,比赛变得激烈起来,滚网吊球、大力扣杀等激烈场面不断上演。
在一旁观看的奥运冠军傅海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台湾大学生的羽毛球水平还可以,能够看出来他们水平较高,状态也不错,说明他们平时非常喜欢羽毛球项目,也希望他们今后多来大陆交流羽毛球运动。
通过海运会,大陆与台湾青年之间有了通过体育比赛进行交流的平台,傅海峰对此认为,其实教练员之间也可以交流,相互交换想法,促进竞技体育达到更高的水平。傅海峰说:“现在自己退役后能够参与到两岸体育交流的活动中,感到非常开心。”
台湾大学学生杜文萱对记者说:“能见到奥运冠军傅海峰和赵芸蕾本人是意料之外的事,可以和他们合影感到非常荣幸。自己算是个半专业的选手,非常喜欢打羽毛球,刚刚与大陆队员较量,感觉他们非常厉害,在比赛过程中也能够给我们一些指导,特别是球技还不足的地方他们会教导我们。”

7月23日上午,参加海运会的部分台湾大学生运动员来到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参观。图为在羽毛球训练馆大两岸运动员临时交叉组队,切磋球技。千龙网记者姜雪峰 摄
在乒乓球馆,台湾大学生们受到了国家乒乓球女队前主教练陆元盛的迎接,台湾乒乓球大学生运动员有了与世界最高水平主教练交流的机会,大家纷纷提出各种问题,陆元盛也都耐心地解答,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球技。
陆元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刚才看了他们打球,看到一位台湾女孩子,觉得她很有发展前途。虽然他们的水平有高低,但是这些都还是学生,能有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今天这么多台湾学生来到国家乒乓球世界冠军的训练场地,我们也非常难忘。”
陆元盛表示,台湾是我们的宝岛,还是应该多加强交流,我也去过台湾,乒乓球还是很普及的,乒乓球的相关交流活动一直都有。乒乓球世界冠军庄智渊就在我们这里训练,所以海峡两岸是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了两岸之间的感情。
来自台湾的郑家和同学对记者说:“刚才陆教练教导我打球应该充分发挥腕力,受益匪浅。我最尊敬的选手是马龙和樊振东,我也要向着两位选手看齐。”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参观交往结束之后,很多台湾大学生都感到意犹未尽,通过参观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增进了台湾大学生对大陆竞技体育发展的了解。
据悉,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两岸综合性民间体育交流赛事,以“更亲、更近、更强”为主题口号。从7月18日至24日,两岸近4000名运动员分别在北京9所高校和5个区县进行13个项目的比赛、展演和交流。台湾39所高校的965名大学生运动员和近8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专程来京参加比赛及交流活动。
记者手记:
截止记者发稿,海峡两岸(北京)体育交流运动会也接近尾声。通过这些天的采访,记者了解到,参加海运会的很多大学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甚至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大陆,经过这些天的比赛,他们对大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刚开始的陌生紧张,到后来的挥洒自如,因为语言相通,再通过体育比赛的交流,两岸青年能够迅速成为朋友,他们都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希望今后多多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