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体育> 正文

太极文化与心理调适 太极拳在正念疗法中的应用

2019-11-13 17:04 消费日报网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闲暇放松时间也越来越少,身心的压力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释放,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和减压手段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太极拳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种传统健身方法,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极,阴阳之母也”。阐明了太极拳起源于太极文化,是太极理论在拳术中的实际运用。反映在太极拳里,就是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连贯、虚实、动静中不断转换的,突出了在心静用意和内外放松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生理医学研究证实,“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的促进神经系统功能,太极拳是通过对全身各大系统的综合作用,达到健身和养生效果的,它是一种安全的、能有效促进人体健康的锻炼形式。”正念疗法(简称MBSR)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抑郁,现在更被广泛的用于减轻压力、疼痛和防治亚健康,治疗方法是通过静坐、冥想等正念训练方法达到一种平衡、放松和高度觉知的正念状态,从而达到缓解压力、消除负面情绪而治愈疾病的目的,是一种以达到身心全面健康为治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它对健康的全新认识,便捷、有效的治疗特点非常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因此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一个新的趋势,国外有学者甚至称之为心理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如何发挥太极拳的特点,将之应用于正念疗法中去是我们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

正念疗法的核心理念和作用机制

1)正念减压疗法的思想理论基础包括两点:首先,集中注意力于当下;其次,不对当下所呈现出来的观念做出评价。

之所以把这两点作为正念疗法的理论基础,就是让参与治疗的个体具有高度的觉知能力,也就是知道自我当前的存在以及存在的状态。只有保持自我高度的觉知能力,才能打破以往的固定的、自动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束缚,让自我时刻对当下的体验和感知保持一种新鲜感,也就是让自我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下的意识状态。

2)正念疗法是以正念训练为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首先,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念减压疗法的团体训练,学习和掌握正念减压治疗的方法和理论;其次,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实施自我治疗。自我治疗是正念疗法的主要治疗方法。除了在正规的诊所进行标准的正念训练之外,正念疗法更加提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自我静修的训练。

3)通过治疗,正念减压疗法的治疗目标是不但要治愈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且要实现完全的幸福健康的生活。

正念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治疗,改变当下头脑中对于执念的看法,针对当下浮现在头脑里的念头用功,在医生的引导下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理论后,主要靠在日常的静修中去觉悟和探寻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正念疗法不仅仅适用于心理失衡的患者,也适用于那些因为生活或心理压力大而迷失了自我的普通人。通过治疗,让他们恢复自信,从容的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压力,远离心理疾病和亚健康的困扰,实现真正的健康和幸福。

太极拳对心理训练的作用和效果

太极大家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也就是说,太极拳是依据太极文化而创立的一套兼具强身健体和养生功能的拳术,它对于心理锻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1)心静用意,摒除杂念,精神集中。

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的同等重要,但是把前者放的更高,提出“意动形随”、“用意不用力”的练习原则,即让拳架动作在意识的持续关注下柔和运动,不用蛮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达到“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境界。

2)从轻缓的动作中实现内外放松。

肢体内外的充分放松,是和心静用意同等重要的一个原则。太极大家陈鑫在《拳论》中说,“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就是说在运动中心如止水,动作和缓轻灵,身体内外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从而达到从容不迫、情绪放松的目的和效果。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成为正念疗法一种治疗手段

首先:正念疗法的核心机理和太极拳的功法原理相一致,都是强调“身心合一”,强调了“意念”在两者中的核心地位。正念疗法的核心就是对“意”的处理。卡巴金(CJ.Kabat- Zinr)在《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一书中指出,正念疗法的新颖之处就是从固有的单纯的依赖思维的“沉思模式”中解脱出来,停止用“解决问题式”的方法来解决“心情不好”的状态,而是采用一种跳出自我,回归本身的全新的思维模式,活在“当下”,也就是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专注于目前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太极拳作为传统养生功法的优秀代表,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的同等重要,但是把前者放的似乎更高,提出“用意不用力”的最高原则,即让拳架动作在意识的持续关注下柔和运动,不用蛮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达到“静中触动动犹静”的境界。

其次:太极拳和正念疗法都专注于“意”的训练。两者都是通过一些具体训练方法把练习者的注意力从繁杂的思维状态逐渐集中到一个具体的事物上来,从而实现身体的放松和注意力的集中。正念训练的团体练习主要是放松和静坐冥想练习,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正念练习,比如瑜伽、口诀、数息、甚至走路等方法和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正念训练,达到一种平衡、放松和高度觉知的正念状态,从而达到缓解压力、消除负面情绪而治愈疾病的目的。太极拳的练习原理也大致相同,如在练习太极拳时,未动之前,要求身形端正,呼吸自然,意守下丹田(脐下三寸之处),摒除杂念,处于一种心静气和、精神内守、全身放松的状态,开始动作练习之时,精神贯注在动作之上,要做到“意动形随”,意不断,动作亦不断,这就是用意念导引动作的练习方法。

第三:正念疗法和太极拳的练习形式类似,且太极拳动静相兼,是对正念训练方法、手段的有益补充。练习形式都是以个人练习为主,相对于正念训练,太极拳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健身。正念治疗的核心技术主要就是静坐冥想,现在已经有研究指出,长时间的静坐冥想容易出现幻觉、耳鸣、肌肉或者胃肠痉挛等症状。而太极拳是一种动静相兼的锻炼模式,锻炼只有按照个人的身体、心理的实际状况合理的进行,才能有实际效果。《吕氏春秋·尽数篇》中提到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强调的就是要坚持运动,以达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目的。

治疗方案的设计和验证

在掌握正念疗法的核心理念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心静用意”为太极拳的练习原则,坚持传统的太极拳家的“练意”结合“练气”(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练形”(肢体运动内外)的练习方法,逐渐达到在练习过程中实现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的整体性和内外兼修性,最终实现了“三调合一”。

每次的练习分为4个阶段进行,阶段1为准备阶段(5分钟左右),做热身准备,活动四肢和躯干,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心理紧张、动作僵硬的状况;阶段2(10分钟左右)“练气”的练习,在老师和专家的言语引导下,在太极拳练习之前,端正姿势,呼吸自然,存想丹田脐下小腹部,摒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状态,自觉全身安排妥当,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在心静用意的基础之上引导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内部器官放松,达到身体内外没有一处不放松的地方,以此来逐步体会和纠正身体上的紧张之处,(不仅仅限于肌肉、关节、内脏器官的放松,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放松),从而达到从容不迫、情绪放松的目的;阶段3(10分钟左右)开始太极拳的练习(两遍),在老师和心理专家的言语引导下,让练习者体验在练习之时,始终做到在运动中心如止水,动作和缓轻灵,意识指导动作,动作配合呼吸,要求练习者的注意力始终关注在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和动作的转换上,久而久之,一旦开始练习功法,意识和思维很快就能贯注在动作当中去了;阶段4(15分钟左右),在太极拳练习完成后,引导练习者把注意力放在观察腹式呼吸上,此后不再进行语言引导,让其逐渐进入到冥想状态。阶段4结束后,引导练习者进行放松练习,活动四肢,并对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5分钟左右)。

为了验证这种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采用实验法对有焦虑症状的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59名亚健康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亚健康和缓解心理焦虑方面疗效显著,所有参试者在实验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缓解,其中28人亚健康症状基本消失,治愈率达到了47.5%,31人的焦虑症状基本消失,治愈率为52.4%。实验证明了以太极拳为治疗手段的正念疗法在治疗亚健康和干预心理健康方面,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验检测是有效的,长期坚持习练可以有效的防治亚健康、缓解心理焦虑。

结语

总之,太极拳的功法原理和正念疗法的治疗理念是相同的,都强调了“意”在两者中的核心位置;锻炼和治疗的目的也相同,都把精神锻炼放到了首要位置,都是以“意”的训练为根本目的;正念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静坐冥想,缺乏身体锻炼,而太极拳的特点是“动静相兼”,对身心健康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典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正念疗法的治疗手段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拓展了正念疗法的治疗手段和理念,是对“体医结合”的有益探索。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李畅

责任编辑:王妍静(QZ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