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阳(右)/刘毅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北京时间昨天(1日)凌晨,本赛季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巴黎落下帷幕。中国队在本届比赛中闯进五个单项决赛,最终收获2金3银1铜,实现了“冲击两到三块金牌”的目标,成绩较上届有很大进步。
举办本届世锦赛的场馆,是去年巴黎奥运会的比赛场地。时光流转,一年之后,国羽在此再获佳绩。其中,首战世锦赛的刘圣书/谭宁和时隔七年再进世锦赛决赛的石宇奇都首获世界冠军头衔,国羽也时隔14年再次在世锦赛五个单项中全部打进决赛。比赛中,国羽众将“拼”字当头,无论新人还是老将,都始终怀揣必胜的决心,直面困难。用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的话说,队员们“展现出了国羽在新奥运周期的厚实底蕴与坚韧意志”。
国羽收获的,不只有奖牌,还有成长。
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刘圣书/谭宁,在决赛第二局中因失误惜败,士气严重受挫。但两人很快振作,最终拿下冠军,较之去年奥运会时已有蜕变。而两人在夺冠后,也第一时间看到了自己面对对手战术变化时调整不够及时的不足。同样首战世锦赛的陈柏阳/刘毅,在“梁王”组合早早出局的情况下扛起男双大旗。虽然最终负于实力厚度优于自己的对手,但两位小伙子一路拼出了陈柏阳口中“不可能因为对手强就束手就擒,无论怎样都要咬对方一口”的气势。张军说,这些首次参赛的组合让人眼前一亮,“说明我们的新生力量在迅速成长。经历了这种高水平大赛的历练,他们也会更加成熟。”
成长的不只有新锐。石宇奇、陈雨菲等“大队员”,较之上个奥运周期也更加成熟,场上心态更稳定,大赛气质明显提升。而作为优势项目的混双组虽然失冠,也通过比赛暴露了问题、收获了经验。
除了成长,国羽众将更向外界传递着一份又一份感动。陈雨菲带伤参赛拼到最后一分,为顽强坚韧、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添加了生动注脚,是张军口中“凌驾于胜负之上”的精神体现。石宇奇几经沉浮,此次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终于在29岁“高龄”首夺单项世界冠军,击碎外界质疑,完美诠释了坚持的意义。混双头号种子冯彦哲/黄东萍早早出局后,国羽混双组更加拧成一股绳,最终两对新锐会师4强……看似是个人项目的比拼,却体现出了一个团结、拼搏的集体。
这样的国羽,很难不令人动容。正如张军所说,面对意外和挫折,大家都没有放弃,依然每球必争,这种韧劲比成绩更可贵。新奥运周期首届世锦赛,中国队的表现和战绩都可圈可点。相信随着年轻队员成长、中坚力量更稳定,中国羽毛球队必将蒸蒸日上,再书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