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冬奥会之风,打造环京津冀周边休闲旅游强市 —专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建文

2016-07-22 16:0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tylry20160722003
中国露营装备产业发展论坛暨乌兰察布招商推荐会现场,李建文介绍乌兰察布旅游发展规划及新型旅游业态

千龙网内蒙古讯(记者贺天星 刘睿盈) 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冬奥会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旅游市场新常态,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立足于交通、气候、生态、人文、美食、产业等旅游资源优势,将“首都后花园、京津冀度假地、冬奥会辐射延伸地”作为新的发展定位,以实现“旅游品牌、产业素质、区域协作、服务品质”四大升级为目标,重点突出“围绕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服务首都、得益于首都”的中心,围绕“一心两翼三大境区”发展布局,推进避暑养生休闲新产品和房车自驾新业态发展,提高“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养生休闲乌兰察布”的美誊度和知名度,据统计,2015年乌兰察布市共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00亿元,已经成为京津冀、“珠三角”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游客理想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

日前,在2016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文化旅游节暨乌兰察布首届中国国际露营大会举办之际,千龙网记者就草原旅游文化建设、京津冀蒙旅游文化协同发展、助力冬奥会开发冰雪项目、筹办国际露营大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话题,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旅游集团董事长李建文进行了专访。

tylry20160722023
图为乌兰察布著名避暑旅游胜地——第四纪冰川地质遗存,有“大青山博物馆”之称的黄花沟草原景区

避暑之都  胜景遍布  交通便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提起乌兰察布,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辽阔壮美的草原、冰川时期火山岩堆积的黄花沟。李建文谈到,草原旅游只是乌兰察布市旅游特色的一小部分,而全部乌兰察布市的旅游特色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美”、“近”、“爽”、“神”、“逸”、“惠”。

“美”指的是胜景遍布,美不胜收。李建文介绍,乌兰察布有气势恢宏的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格根塔拉草原,有绿草如茵、鲜花似锦的4A级景区高山草甸鲜花草原辉腾锡勒,有3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察哈尔火山草原。同时,被誉为“塞外天湖”的4A级岱海温泉旅游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4A级苏木山森林公园、4A级察尔湖景区也都在乌兰察布境内。游客来到乌兰察布,不仅可以戏水冲浪、沐浴温泉、登山静养、放松身心,还能品尝当地特色的健康美食,呼吸新鲜空气。

“近”指的是近在咫尺,四通八达。“北京往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3个小时的自驾、30分钟的飞行,乘坐即将开通的高铁,只需1个小时的车程,几乎是一迈腿就可以领略到塞外草原的大好风光。李建文说,每到夏天,从北京来乌兰察布避暑纳凉、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

“爽”指的是避暑胜地,凉爽宜人。乌兰察布被授予“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的称号,“酷暑无蚊子,睡觉盖被子”,当地人口常用这句话赞美乌兰察布舒适的自然环境。

“神”指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元代集宁路古城和明清时隆盛庄见证了历史上中原与大漠商旅贸易的辉煌。李建文表示,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乌兰察布市积极发挥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通衢和枢纽区位优势,重点打造“草原丝路”经济和旅游经济。

“逸”指的是宜居宜游,闲情逸致。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型城镇为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丰硕,中心城区集宁的街道干净宽敞,为当地市民和广大游客提供了舒适优美的环境。

“惠”指的是物美价廉。乌兰察布有莜面、荞面、马铃薯、牛羊肉、皮革等特色产业,集生产加工于一体。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不仅可以饱尝美味,也可以在这里购物消费,买到称心如意的特色商品。

tylry20160722024
2016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文化旅游节暨乌兰察布首届中国国际露营大会举办期间,黄花沟草原景区被世界徒步协会授予国际健走基地荣誉

依托国际露营大会  推进产业转型

在谈到本次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文化旅游节暨乌兰察布首届中国国际露营大会的筹备和举办时,李建文说,本次大会的承办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依托露营之家的品牌效应,把体育休闲产业引入乌兰察布,依托于户外、露营、房产等项目的逐步落地,让当地居民对房车露营生活、体育休闲文化有一个整体理念的认识和接受,同时形成全民健康的浓厚氛围。

李建文表示,乌兰察布地域广袤、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备旅游业大发展的条件。“十三五”期间,乌兰察布市要全面建成京津晋冀蒙市民休闲度假游的目的地和宜居宜游的旅游强市,创建全国第一家中国自驾旅游示范城市,把旅游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打造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结合今年的草原避暑之都文化旅游节,将中国国际露营大会首次落地乌兰察布市举办,让体育休闲产业作为融合产业升级突破口,把露营大会的户外运动、房车展览等要素作为创建自驾旅游示范城市的引进项目和重要补充,创造推动产业转型的新机遇。

李建文告诉记者,今年草原避暑之都文化旅游节将从7月持续到10月,在此期间,乌兰察布将举办76项活动,其中市级重点活动是17项,7月10日-12日举办的中国国际露营大会仅仅是序幕的拉开,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整个夏季的乌兰察布都将沉浸在休闲旅游系列活动的氛围中,联动周边大同、张家口等地的旅游爱好者一起参与,预计将达到30万人次。

tylry20160722025
图为乌兰察布市重点景区分布图。乌兰察布与北京、张家口、大同、鄂尔多斯、包头等多地建立旅游部门建立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实施区域合作   推动产业融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大力推动环首都圈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施区域合作,促进产业、产地、产品融合发展,也成为摆在乌兰察布市面前的关键问题,李建文说,乌兰察布正在积极努力,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开展“乌大张”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借鉴大同、张家口和周边城市的创新做法,联合大同、张家口开展联合宣传促销,共同举办乌大张首届苏木山登山节、乌大张自行车骑游大会等。

与此同时,加强与呼包鄂、锡盟等地的合作,围绕草原丝绸之路、中部五城市联合踩线活动、组团融入北京大市场开展区域化营销、地接优惠政策一体化建设等。积极对接俄蒙欧旅游市场,共同举办中俄蒙茶叶之路、自驾友好万里行活动等,共同创建扎门乌德—二连浩特—乌兰察布自驾旅游区。

tylry20160722026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乌兰察布新城区,道路宽阔、设施齐全、绿化完善

发展冰雪旅游   弥补季差缺口

作为避暑圣地的乌兰察布,6-9月是其旅游的高峰时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北方的自然气候所致,进入秋冬之际,寒冷的天气和植被的凋谢,让自然的风景无法延续夏季的美丽,季节差导致的旅游淡季,也成为乌兰察布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如何突破瓶颈,找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劲,成为乌兰察布市委政府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

李建文对记者说,在应对秋冬季旅游市场萧条的难题时,乌兰察布首先利用地域的区位优势,抓住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全面推动冰雪体育运动场所建设和冰雪体育项目的普及,同时全面对接冬奥会旅游产品线路,开拓以冰雪项目为主导的冬季旅游市场,既为京张冬奥会的筹办做出贡献,也为乌兰察布的冬季旅游市场增添活力。

谈到冰雪旅游项目的规划时,李建文告诉记者,凉城县蛮汗山的立地条件经规划专家认定,在全国排名前十位,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滑雪场,预计将于2018年前建成运营,也将成为国际滑雪运动员的训练地之一。同时推动兴和县苏木山、察右中旗和后旗中低端业务滑雪场项目的全面新建,在满足基本训练的同时,提高市场服务接待能力,打造京张冬奥会的后援基地。与此同时,乌兰察布市还将策划并举办冬季旅游那达慕、冬捕节、冰雪节、温泉养生等系列节庆活动,弥补秋冬时节淡季旅游的缺口,丰富和完善乌兰察布全面旅游业发展的规划。

在采访的最后,李建文表示,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要求,乌兰察布未来将把特色旅游、品质旅游、精品旅游作为发展承诺,也欢迎更多的人来到乌兰察布旅游休闲观光。

责任编辑:刘睿盈(QS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