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告(幼儿、成年人、老年人部分)

2015-12-30 22:14

打印 放大 缩小

为系统掌握北京市国民体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北京市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以及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北京市体育局会同市教委、科委、卫计委、统计局、财政局、民政局、农委和总工会,于2014年在完成国家第4次国民体质监测任务的同时,扩大监测样本量,进行了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范围涉及全市各个区县。

北京市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成年人、老年人体质监测,北京市卫计委负责实施幼儿体质监测。受北京市体育局委托,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承担体质监测的技术工作。北京市体育局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款用于本次监测工作,同时各区县匹配相应的工作经费,并配备专人组织管理,为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步骤包括:筹划准备、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和处理、数据分析、工作总结与报告等各个阶段。监测工作中数据采集工作由市卫生局组建16支幼儿测试队,各区县体育局共组建16支成、老年人测试队,近600名测试人员参加了数据采集工作。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对各测试队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进行了质量控制。

本次监测对象为北京市3~6岁及20~69周岁的北京市居民,监测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经过最终数据汇总,共获取有效样本57143人(含国家样本7200人),其中3~6岁幼儿6198人(含国家样本1600人);20~59岁成年人41318人(含国家样本4800人);60~69老年人9627人(含国家样本800人)。现将主要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一、北京市体质总体达标率89.2%,各人群体质水平有所增长,城镇男性有所降低

本次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北京市体质总体达标率(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9.2%。

与2010年相比较,2014年3~6岁幼儿各年龄组、性别、城乡体质达标率均有所增长;其中男性幼儿达标率的增幅最大,增长了1.1个百分点。

与2010年相比较,2014年北京市20~69岁成、老年人体质达标率增长了2.6个百分点;女性成、老年人增长了4.6个百分点;乡村成、老年人增长了3.7个百分点。20-59岁乡村成年人达标率的增长高于城镇,其中20~39岁乡村女性成年人的达标率增幅最大,增长了5.6个百分点。60~69岁老年人达标率增长了6.8个百分点。

城镇男性成年人的达标率有所降低,其中20~39岁城镇男性成年人的达标率降幅最大,降低2.5个百分点。

二、身体形态水平有所增长,成、老年人超重、肥胖率增长

2014年6岁幼儿、3岁女幼儿身高、体重比2010年有所增长。3岁男幼儿、4岁女幼儿胸围有所增长,其他年龄幼儿身高、体重、胸围没有明显变化。2014年幼儿身体形态水平增长趋于平缓。

根据我国颁布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2014年北京市20~69岁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38.2%、17.6%,比2010年分别增长1.8和0.6个百分点。

三、成年人肺功能有所下降,老年人有所增长

2014年数据显示,成年男、女肺活量平均值多数年龄段低于2010年,成年人肺功能呈下降趋势。

2014年60~69岁老年人肺活量平均值除男60~64岁外,其他年段均高于2010年。

四、身体素质水平幼儿呈现增长趋势,成年人力量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幼儿身体素质水平有所增长。自2000年以来,北京市幼儿除上肢力量外,其他身体素质水平呈逐渐增长趋势。

2014年20~59岁成年人力量素质和平衡能力呈下降趋势;男性柔韧素质呈现增长趋势;女性反应能力呈现提高趋势。

60~69岁老年人身体素质水平稳中有升。2014年老年人反应能力、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力量素质男性变化不大,女性有所增长;柔韧素质男性变化不大,女性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本次监测数据反映出:北京市20~69岁成、老年人达标率有所增长,女性增幅大于男性,乡村增幅大于城镇,60~69岁人群增幅大于20~59岁人群。女性、乡村、老年居民的体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同时,也反映出部分人群体质水平还存在波动:成年人、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有所增长、成年人肺功能降低、力量素质下降的趋势仍然存在。

责任编辑:戚连民(QE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