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冰蹴球邀请赛延庆开踢

2016-01-22 09:5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首届冰蹴球邀请赛延庆开踢

1月21日,全国首届冰蹴球邀请赛在延庆户外滑冰场激情开踢本报记者 吴镝摄 

拥有300余年历史的老北京“冰蹴球”运动重回人们的视野。1月21日,全国首届冰蹴球邀请赛在延庆户外滑冰场激情开踢,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的150余名选手为现场观众上演了精彩的冰蹴球大战。

昨天的延庆格外寒冷,气温降至零下10余摄氏度,但户外滑冰场上,热情的运动员和观众早早来到现场。晶莹剔透的冰面上,早早画好了4块比赛场地,看上去好像沙狐球的赛道,连半圆形的冰蹴球看上去都和扁圆的沙狐球有些类似。但长方形的场地中间,是一个圆形的“靶心”,由三层圆圈组成,这里才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

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将脚下的冰蹴球沿赛道踢向场地中间的圆心。此时的比赛规则又和冰壶有些类似:既要让自己的球尽量站稳圆心,又得尽最大可能把对方的球挤出圆心。随着冰蹴球相互撞击的声音和场地边上观众的鼓掌声,比赛逐步进入高潮。

据现场裁判介绍,冰蹴球玩法简单。场地是一块长12米、宽2米的长方形,两端为双方队伍的发球区,中间圆是得分区,场地两边还画有发球限制线,发球最远不能越过对面的限制线。比赛时,双方将球发向场地圆心,同时通过撞击和阻挡的方式,来达到让本方球占领圆心的目的。但是,每局后发球的一方发出的第一个球,不能击打对方的第一个球,第二个球才可以放开进攻。否则,不但要将对方的第一个球复位,还会让对方得一分。此外,发球出界也会让对方得分。在双方分别发出5个球后,距离圆心最近的一方获得分数,另一方不得分。冰蹴球每场设10局比赛,以累计得分来决定胜负。

据了解,我国早在清代就出现了滑冰与蹴鞠相结合的冰上蹴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曾有《冰上打球诗》描绘其景象:“青靴窄窄虎牙缠,豹脊双分两队园。整洁一齐偷着眼,彩云飞下白云间”;“万顷龙池一镜平,旗门回出寂无声。争先坐获如风掠,殿后飞迎似燕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窖的弃用、人工贮藏天然冰块的停止,300年前盛行的冰蹴球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天的冰蹴球运动是由老北京的“踢盖火”游戏演变而来。“踢盖火”是清乾隆年间出自宫廷的一种游戏,“盖火”是旧时盖在炉口压火的铁器,呈圆形,中凸,顶端有孔,这种宫廷游戏后来也传到了民间。冰蹴球项目是将传统的“踢盖火”游戏与现代的时尚体育相结合,通过用脚来蹴击特制的金属底座半球,使其在冰面上快速滑动、相互撞击并尽量占据圆心的一项现代民族体育运动。现代冰蹴球运动更符合竞赛要求和标准,增强了对抗性和趣味性,让大众更容易接受,也更具有推广意义。

“全国首届冰蹴球邀请赛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本市的冰雪项目,也是对传统冰上文化的传承。”大赛主办方负责人介绍。

责任编辑:刘睿盈(QS0002)  作者:记者 于丽爽 通讯员 刘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