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场馆”破解运营难题 迎冬奥银装素裹成功转型

2016-03-31 16:0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讯 (实习记者 刘溪桥)2015年7月31日,中国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北京携手张家口全力打造奥运场馆建设以及相关筹办工作。

“双奥场馆”破解后奥运时代运营难题

按照规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以及冬奥会百年庆典都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作为“双奥场馆”,同时也是作为北京地标性建筑,鸟巢早在七年前就率先发力和坚持举办冰雪赛事和群众冰雪活动,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后奥运时代的“鸟巢”,正在以它独特的方式挑战着困扰全世界奥运场馆运营难的问题,从而在发展之路上走出更加扎实、具有中国模式的步伐。

在举办了北京夏季奥运会、田径世锦赛等众多大型赛演活动后,鸟巢积累了丰富国际赛事运行经验,并拥有一支专业的场馆管理团队。自2008年10月北京奥运会后开放运营至2015年底,鸟巢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600万人次,完成了5A级景区创建工作。

“鸟巢”银装素裹成功转型冰雪赛事

在北京,鸟巢是第一个创新性地开展冰雪活动的场馆,他们创办的鸟巢欢乐冰雪季,如今已经成为北京的著名品牌。在顶级冰雪赛事方面,鸟巢引入世界级滑雪赛事长期落户,如“沸雪”世界单板滑雪赛已连续举办五届,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已成功举办三届。在群众冰雪活动方面也不落后,在2月底落幕的第七届鸟巢欢乐冰雪季以“冰雪鸟巢、激情冬奥”为主题,这也使得连续七届的这项冬季品牌活动累计吸引参与的人数超过140万人次。鸟巢已成为助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阵地。

而在场馆升级方面,鸟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宗旨,本着“满足功能,尽量节俭,考虑长期应用”的原则,鸟巢将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将场馆的有关硬件设施进行适当升级、改造,满足冬奥组委关于开闭幕式活动的相关需求。届时会利用场馆内现有的WIFI设施,从售检票、停车和入座指引、直播互动、商品售卖、旅游讲解、信息推送、设施管理等方面研究智慧场馆建设,为观众和游客提供更加完美的体验。

水立方冬奥会摇身一变“冰立方”

相比未来鸟巢体育场在冬奥会的重要性,与之相邻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同样备受瞩目与期待。水立方将在2022年冬奥会承办冰壶项目的比赛,并将在未来使场馆内的水冰进行转换,届时水立方将变身冰立方,而“节俭办赛、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三大申奥理念也将贯穿于水立方改建的过程中。

北京奥运结束后的几年来,水立方坚持市场导向的多元化赛后运营道路,已举办各类活动千余场次,例如BTV环球春晚、星跳水立方、梦幻水立方等文化演出活动络绎不绝。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680万人次,为百万群众提供了游泳健身服务,经营发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目前,水立方正在积极建设南广场地下群众冰场,面积大概可以达到8400米的冰上中心。建成后的冰场将集群众滑冰健身、冰上培训、体育旅游、演出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将发展成为普及冰上运动,这座新冰场有望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正式亮相。也将成为宣传推广冰上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融合体育、文化、旅游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刘睿盈(QS00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