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足改扛起振兴大旗 三大球未来生机勃勃

2016-09-02 07:43 新华社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华社:足改扛起振兴大旗 三大球未来生机勃勃

新华社记者周凯 林德韧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对外公布了《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规划》也指出三大球等项目“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并提出将“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提升足、篮、排三大球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力度空前、已有突破、正在稳步推进的中国足球改革将扛起三大球振兴大旗,为篮球、排球的职业化改革探路。

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三大球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曾称雄亚洲,且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职业化”改革。然而,随着三大球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市场化、职业化日趋完善,并形成规模庞大的体育产业,我国的三大球项目竞技水平却并没有因“职业化”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当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中国已稳居奥运奖牌榜前列时,近年来三大球整体水平不进反退,尤其是男足国家队跌入低谷,成为中国竞技体育令人悲哀的短板。

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适宜的管理体制的保障。我国跳水、举重、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在国际体坛继续领先,田径、游泳等项目亦有所突破,得益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运行体系。但三大球项目究竟该采取何种运行管理体系,曾经存在较大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三大球的落后是因为职业化。

事实上,市场化、职业化是契合三大球项目特色的最有效的管理体系,这在世界范围基本已是共识。与其说是职业化害了中国三大球,不如说是行政干预、功利主义、忽视青训的“伪职业化”,让中国三大球滑向低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中国竞技体育在构建健康中国、促进经济转型、提升国际形象上的综合功能愈发凸显。而没有强大的三大球,中国就难以称得上竞技体育强国。

2015年2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中国体育新的改革大幕由此拉开。

一年多来,一系列中国足球重大改革举措向多年来的顽疾开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撤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成为独立的法人社团;中国足协不再批准俱乐部跨注册协会转让;校园足球蓬勃开展,构筑青训基石;5年中超全媒体版权卖出80亿元,职业联赛商业价值显现……管办分离、自主运行、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责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1992年“红山口会议”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成为中国三大球职业化改革的先行者;24年后,《规划》提出“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提升足、篮、排三大球发展水平”,走过曲折艰辛的中国足球在深刻反思、理性科学中再次出发,再次为中国三大球的职业化改革探路。

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在破与立、既得利益和普遍诉求中,必然存在各方博弈、反复拉锯,如今年CBA的改革遭遇波折一样。这场规模空前的体育改革,考验着管理者们的智慧。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三大球有所回升,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足时隔8年重返奥运并打入8强,中国女排更是在小组赛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力克强敌,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足球改革为龙头的中国三大球职业化发展已开好局、蓄积发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中国,改革正在为中国竞技体育源源不断地供给充足养分,中国的三大球,面临着生机勃勃的未来。

责任编辑:戚连民(QE0001)  作者:周凯 林德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