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篮协开出一纸罚单(易建联被禁赛1场+广东队被罚5万元),球鞋门事件暂时划上句号。站在中国篮协的角度,基于契约精神,他们必须维护联赛合作伙伴和赞助商的利益。而对球员来说,最希望的是CBA开放球鞋权益。至于商家之间的博弈,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先科普一下,2012年休赛期,李宁公司与中国篮协签订一份为期5年总价值20亿的合同,成为CBA装备商以及合作伙伴,这期间球员没有个人球鞋权益。这份合同起始于12-13赛季,16-17赛季是最后一年。站在李宁公司的角度,他们花费大量财力物力,除了希望帮助CBA越办越好之外,也希望自身的权益得到保障。这份每年4亿的合同,CBA各家俱乐部和球员是受益方吗?答案是肯定的!李宁这份赞助合同,CBA20家俱乐部每年可以得到1500万左右的分红。在没有这笔高额赞助之前,知道CBA俱乐部的分红是多少吗?新疆队三连亚时代,每年分红仅100多万。
站在俱乐部的角度,有了这笔分红,可以缓解运营压力,也能给球员多发些奖金,还能改善客场旅程条件和训练环境。这么说来,5年20亿确实有部分落到了球员的口袋。所以说,在合同期内,规则需要遵守,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但阿联、周琦和王哲林这种情况,确实值得中国篮协深思。下一个联赛赞助商是谁,总价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对中国篮协来说,他们可以考虑适当开放球鞋权益,以满足各方需求。这方面,此次球鞋门事件能在一个方面督促CBA更加职业。
之前几年,也有球鞋风波,但中国篮协有特许贴标权益(每年递减),也曾出现过宁可罚款也要穿个人签约品牌球鞋的事情,诸如13-14赛季当时在北京队打球的李学林。为何合同来到最后一年,李宁却收回所有权益,把控这么严呢?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这源于今夏的中国男篮事件。里约奥运会,作为国家队赞助商,耐克不允许李宁签约球员穿李宁球鞋,正是因为这个导火索,导致李宁在16-17赛季严格执行所有球员必须穿李宁球鞋。据悉,耐克曾提出过用国家队资源与李宁的联赛资源进行置换,不过这一提议已遭到李宁的否决。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商家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么说来,作为CBA本土头牌的阿联有成炮灰的嫌疑。
可以这么说,穿上李宁球鞋的阿联即使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无论是因为一己私利,还是因为脚部伤病,都应该到场下去和主帅以及比赛监督商量,而不是在一场全国直播的比赛中将球鞋脱掉扔在赛场上。阿联此举,确实对联赛赞助商和合作伙伴,以及CBA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换句话说,阿联被禁赛1场,完全是他个人行为导致的。篮管中心副主任李金生说道:“易建联这种将赞助商球鞋扔在赛场转身离开的行为是职业素质不足的表现,严重损害的联赛的形象,对此的行为,我提出严厉的批评!”
当然,中国篮协自己也没能严格执行规定。既然7月就将球鞋的要求下发给各家俱乐部,这一季就要严格执行。中途脱鞋后换鞋返场被拒,阿联一度返回休息室,但第三节中段再度返场,阿联事件等于中国篮协自己也妥协了。在通气会上联赛办公室主任张雄承认,让易建联穿着那颗球鞋返场的决定的确比较仓促,今后易建联一定要穿着李宁球鞋才能上场。
并且,中国篮协表明了坚定立场和态度,李金生表示:“我们的联赛里没有凌驾于规则之上的特殊球员!”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件“篮球之神”乔丹也遇到过。1992年奥运会上,乔丹和梦一队的队友们取得冠军,登上领奖台,但他却裹着美国国旗。是他多爱美国吗?非也,原来因为锐步当时支付了400万,要求任何上台领奖的人都得穿锐步的衣服。而乔丹当时每年从耐克拿800万。巴克利每年200万。当时巴克利的原话:"我永远不会穿上锐步的外套。我有200万个理由不这么做。他们想怎么阻止我上领奖台?搞几个大个子过来打死我?"最后乔丹登台,穿的是锐步的制服,但用国旗遮住了。乔丹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而易建联却将矛盾摆上了台面。
距离篮协和盈方的合约还有一个赛季,在合同期内,各方确实要遵守条约。那么在明年,在新的商务开发的时候,中国篮协或将考虑放开球鞋政策。张雄说:“明年,新的董事会一定会根据现在情况,做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