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女足纪实 “琼中精神”永流传

2017-08-22 16:52 中国体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深山玫瑰别样红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自然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琼中女足。在琼中女足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外力”的帮助,也催生了“内化”的精神力量。而这,正是琼中女队送给中国足球、中国体育最宝贵的“礼物”。

“足球老爸”“足球老妈”和孩子们

肖山,曾是山西省足球队的主力队员,退役后在湖南一家足球俱乐部任教练。2006年,在恩师谷中声的召唤下,他放弃了高薪的职业教练工作,来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肖山说:“当时的海南足球是一张白纸,更是一片净土,而且谷教练说,如果能在琼中成立球队,再带起来的话,很有可能代表海南参加全运会。”

如今,一语中的,琼中女足不仅参加了全运会,还获得了冠军!

尽管不娇气、耐力好、爆发力强、快速灵活,但从未有过足球经历的琼中女足姑娘还是需要肖山认真指导、打磨。

每天清晨5点半,肖山就带着队员开始训练,刮风下雨、天气炎热,从不间断。看着年轻的孩子们训练过后疲劳的样子,年龄和球员父辈差不多的肖山也很心疼,但他却从未降低要求,因为在他看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球员,必须要严格训练,打牢基础,一旦放松,就是对球员、球队的不负责任。

肖山说,当时全队的训练、生活条件都很艰苦,许多人也不理解,甚至对他冷嘲热讽。这个坦诚的西北汉子直言,确实有过离开的想法,但看着姑娘们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仍不折不扣地完成训练任务,眼神中流露着渴望,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便坚持了下来。说到这里,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肖山也动了情,他说:“队员很令他感动,训练刻苦、有韧性,比赛中有些队员受伤流血,也是轻伤不下火线。在一次比赛中,王敏慧的腿被对手铲伤,在换下场之前,她不服气地挥拳扎向场地,那一刻,我很震撼。”

训练之外,肖山还要动脑筋为球队解决一些保障的问题,比如联系当地业余球队与琼中女足打比赛,让对手送女孩子球鞋;球队备战大赛时,更是要多次往返海口、琼中,为球队联系训练场地和球场;多次与各级领导、企业老板联系协调,寻求支持。在他的努力下,球队战绩越来越好,也吸引了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现在,球队得到了海口海红公司的赞助,生活、训练条件都得到保障。

到现在,球队已到了第四批球员,无论大小,肖山都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场上是教练,场下是父亲。肖山兼任球队的队医、司机、厨师职务,很多时候下午训练结束后,肖山和妻子吴小丽一起给孩子们做饭。肖山说,所有的女足队员都是吃住在学校,一个月只有一天半的假期,她们的生活、学习、训练,冷了、热了、病了,都要夫妻二人关心。“队员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生活,感情很深,我除了关注训练外,也关心她们的学习,毕竟足球只是一种选择,只有学习也好,才有更多的选择。”

队中的王慧敏、王敏慧是两姐妹,一开始训练时经常哭着找妈妈。“当时还以为肖教练对她们不好,但我来看过几次发现教练对她们非常好,女儿只是不适应离开家的生活。把女儿交给肖教练带,放心!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也好。”王慧敏、王敏慧的母亲王有香说。

肖山在队中有个绰号——“足球老爸”。首批队员高禹萱、现在球队队长王靖怡都说,肖教练对她们的训练、比赛、生活付出了很多,他的故事讲起来得几天几夜。“肖教练对我们训练要求很严,但是又对我们很好,很关心我们,他就是我们的‘老爸’。”

2008年的一天,肖山发高烧,刚好当天有队员过生日,队员们从小到大没吃过蛋糕,肖山夫妇掏钱在县城的一个招待所订了房间,集体为队员庆生。后来,肖山撑不住了,自己跑出来,勉强开摩托车到门诊打针,针还没打完就拔掉,趁着护士没注意溜了。回到过生日的房间,肖山高烧不退,队员把外套给他披上,帮忙搓后背,看到这么可爱的孩子,肖山流下了眼泪,所有队员也哭了……

吴小丽,海南万宁人,曾是跳高运动员。她与肖山在海南相识、结缘、结合。她不懂足球,但看到肖山带队训练、比赛、买菜、做饭、做队员思想工作、讲故事谈理想,受到触动,也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吴小丽毅然放弃了在海口药品公司的稳定工作,到琼中协助肖山,负责球队后勤保障工作。

球队每人每天只有5元的伙食费,早餐1元,午餐和晚餐各2元。孩子们踢球训练刻苦,又在长身体,营养要跟上,每顿必须有肉有鱼,可经费困难。巧妇何为无米之炊?吴小丽有办法——除了经营好球场边的菜地,她每次去市场买肉买鱼,都想尽办法讲价,市场的人都知道女足的“吴阿姨”,她讲价已讲出了名气。“我跟市场的人讲故事,小孩多么不容易,训练如何刻苦,如何艰苦,吃牛肉可以增强力量,促进体能恢复,补钙等等。后来他们都能理解和支持,原来一斤20元的肉,慢慢地收15元,10元甚至5元。他们最后还不收骨头钱,买肉还送骨头。”吴小丽说,她是一边含着泪水一边拎着肉菜回来。

吴小丽和肖山结婚多年,本来可以要孩子的,但为了这群女足姑娘们,他们却“牺牲”了自我。“我期间怀过孩子,但如果把孩子生下来,就没人带这群队员了,队员的训练和生活都会受影响,所以我们偷偷跑到医院把孩子打掉了。”至今,肖山夫妇仍不敢要孩子,但他们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们的“孩子”越来越多,“女足队员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努力培养她们,我仍然会继续买菜做饭,做好后勤工作,看到她们进步和成长,我和肖山就非常欣慰。”说到这,吴小丽的眼眶红了。

“琼中精神”永流传

从在国内比赛中难求一胜到将世界老牌足球俱乐部的女足青少年队伍斩落马下,琼中女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起早贪黑,刻苦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足球场上小伤小痛,她们咬牙坚持,饱尝艰辛;经费紧缺,装备匮乏,她们缝缝补补;甚至不被看好,忍受闲言碎语,坚强的她们却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凭着这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琼中女足的孩子们脚踩补丁球鞋,身穿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球衣,逐渐成为中国足坛乃至世界女足赛场的一支劲旅!此番种种,锻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琼中精神”,它已经融入了琼中女足的骨血,世代传承下去。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肖山夫妇二人和所有关心琼中女足的人们的影响下,不少昔日琼中女足球员,也在毕业后再次加入了进来——作为琼中女足第一批队员,已经23岁的高禹萱2015年从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放弃了省城和深圳更好的发展机会,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成为48个“小师妹”的“高教练”。“足球改变了我的人生,上大学、当教练,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现在,我就想带队取得好成绩,多培养几个能进国家队和职业队的球员,为了这些孩子,也为了回报教练。”

如今置身琼中中学,已经不再有残破的宿舍,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敞亮宿舍。球场也更换为专业、标准的人造草皮,旁边则是优质的塑胶跑道。琼中县委县政府甚至还专门成立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为女足教练和队员解决了事业编制。

“现在我在女足带小队员,我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挑队员,很多家长都很支持,她们比我们以前基础要好,球感更好。小队员颠球,一次能颠9000多个。”高禹萱骄傲地说。尽管琼中女足生活和踢球的条件变好了,孩子们已经不再为一双球鞋苦恼,但琼中女足的精神仍在传承。

“琼中女足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精神与作风,这是琼中当地的精神,也是琼中女足的精神。”肖山说,这是他扎根山区十余载,无怨无悔的动力所在。

除了场地条件和编制外,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南省文体厅、海南省足协、琼中当地政府,每年还会为这支球队拨付资金,解决了球队经费不足的困难。海红公司则在海口专门为琼中女足设立了基地,提供场地、宿舍和食堂,安排专门大巴接送,重大比赛前都会让琼中女足在海口集训,还不断出资赞助。

按照习俗,传统的黎族女孩在16岁就会婚嫁。但足球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传统:建队以来,琼中女足中已有6名队员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有13人考上了大学。2011年,琼中女足两位队员入选了国家青年女足集训队。队员一代代更替,“琼中精神”传承了下来。这群在大山中成长的黎族女孩,正在用足球,改写着琼中、海南乃至中国的体育历程,她们也用坚毅、执着和汗水,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黄心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