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项目增减 东道主如何借东风受益?

2018-03-12 16:07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北京冬奥会项目增减 东道主如何借东风受益?

2018平昌冬残奥会正在进行,据英国媒体报道,国际奥委会(IOC)已经开始酝酿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审核问题,并将在7月的执委会上正式予以审核决定。据悉,截至目前,包括国际滑雪联合会、国际滑冰联合会、国际冬季两项联合会、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等都提出了新增项目的要求。事实上,每届奥运会前,基于运动项目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充分考虑举办国的体育发展,IOC都会对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进行调整。项目调整是奥运会的常态,那么,对于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项目调整方面应该如何借东风呢?本期三言两拍特邀两位嘉宾对此作一番探讨。

项目更新是奥运常态

夏奥会“瘦身” 冬奥会“增磅”

白志标:应该说,IOC根据奥运会以及举办国体育发展需要适当进行项目调整,已经成为常态。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巴赫上任前后是一个分水岭。之前,奥运会的项目调整基本遵循总数不变的原则,即新增多少个项目就得从原有项目中减少多少个,而且按照前任IOC主席罗格的说法,奥运会比赛大项甚至要趋向于减少;而巴赫成为新任主席后,则实行另一种平衡,即参赛人数趋于减少,但比赛项目却大幅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与夏季奥运会因规模过大导致举办国难以承受相比,冬奥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烦恼,因此比赛项目一直处于扩张状态。

高学东:确实如此,不管夏奥会还是冬奥会,每一届赛会肯定都会进行项目调整。当然,夏季奥运会在进入21世纪后走的是一条“瘦身”的路,虽然说现在巴赫对东京奥运乃至之后的奥运会项目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但总体上还是维持或缩小规模。而冬奥会的整体规模、比赛项目跟夏奥会都不在一个量级上,所以这些年,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一直在增加。不过,我觉得将来冬奥会的规模也不可能更大了,除了要考虑举办国的经济和组织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冬奥会主要是雪上项目,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较大,而且项目趋同性大,似乎都想不出比赛项目名称了,比如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无非是弯道和距离的不同,项目的本质实际上是一样的,这有别于田径项目,距离不同参赛人员也大多不同,而这些滑雪项目基本是同一批运动员在比赛。

任海:IOC对奥运会项目的调整也是不断自我完善、进行改革的表现,因为已经看到了奥运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比如除了之前出现的盐湖城冬奥会贿选问题外,奥运会正面临一个边缘化的危机,2022年冬奥会、2024年和2028年夏奥会的申办对IOC已经是严重的警示,但我觉得IOC的眼光应放得更长远,奥运会的改革其实是在寻求对世界体育格局的重新审视与构建,要把目前碎片化、各成体系的赛事串联起来,同时符合新时代下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发展需要。

项目增减东道主受益

2022年冬奥会 小项或明显增加

任海:前面提到,奥运会项目变化也是IOC的一种改革,这种改革更需要各个赛会举办国配合,所以过去历届奥运会包括冬奥会项目的增减令举办国看起来有所受益,表现最明显的是日本和韩国,前者此前通过举办奥运会将柔道、空手道先后变成正式比赛项目,后者则使得跆拳道最终“入奥”。但总体上来看,奥运会新增项目还是以西方国家为主,这与某种程度上,IOC的主流话语体系以西方国家为主导是一致的。而且IOC对项目的评价有一整套标准,除了奥运会举办国的努力外,国际体育单项协会和IOC的关系也很重要。

高学东:任老师说的这个观点很关键,也就是说奥运会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西方人主导,不客气地说,是西方人的“自留地”。别看中国代表团之前在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上位居前3,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甚至夺得金牌和奖牌两个第一,但在IOC或者说世界体坛,依然是由别人来制定规则。这在冬奥会上更加明显,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项目增加从来都是基于西方出发的,当然冬奥会这些项目也更多是欧美人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看到,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到今年的平昌冬奥会,5届冬奥会小项从78项增加到102项,增幅超过30%,这个增长比例是夏奥会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索契冬奥会,小项一下就增加了12项,可以说俄罗斯是最大受益者。下一届夏奥会东京奥运会的项目变化幅度大,差不多一下增加了近20个小项,我预计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小项也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就算没有索契冬奥会时那么多,但肯定比平昌冬奥会新增的小项多。

白志标:我记得体育界有个说法,就是国际政治美国说了算,世界体坛则是欧洲说了算,尤其是IOC、国际足联这些国际体育组织,棒垒球被踢出奥运会就表明了这一点。因此,赋予东道主一点权利也是IOC这么多年的常规做法,可以说对此全世界也是默认的。当然,并不是每个东道主的增项提议都能得到IOC认可,正如任老师说的,还得看国际体育单项组织与IOC的关系。

北京-张家口冬奥增项应讲究策略

武术“入奥”失败是前车之鉴

白志标:2020年东京奥运会增加的项目已经确定了,跟里约奥运会时的28个大项、306个小项相比,调整后的东京奥运会增至33个大项、321个小项,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奥运会小项最大规模的一次变更。而对东道主日本来说,最成功的莫过于又将其传统体育强项空手道送进了奥运会,同时还让棒垒球“复活”了。尽管这些只是这一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至少进入了之后奥运会项目的备选行列。所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中国真的要提前筹划,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入奥”。不过,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2022年中国方面并不打算提出任何新增项目,此前关于攀冰和滑雪登山项目可能被申请增加的传闻也仅仅是传闻而已。

高学东:其实,我们不提出新增项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中国在冬季项目上不是很强,甚至说是很弱,尤其是雪上项目,不管我们提什么项目都是给别人做嫁衣裳。再说,在我们相对强大的项目上,国际体育单项组织已经在提增项,比如现在几个国际体育单项协会计划增加的有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项目、短道速滑团体赛、冬季两项混合接力赛,以及雪橇、雪车联合会计划新增7个项目等,其中空中技巧混合团体、短道速滑团体以及雪车等项目也都是我们未来很有希望能取得好成绩的项目。当然了,如果中国以举办国的身份联合国际体育单项协会一起提出增项的话,成功几率应该会更大一些。

任海:此前,我们对武术“入奥”的运作上没有成功,既有客观原因,即当时的IOC主席罗格积极主张缩减奥运会规模,也有主观原因,即我们在选择项目上存在失误。武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选择什么小项“入奥”困难重重,关键武术还是打分项目,最重要的是就实力而言我们独大,该项目“入奥”后并非多家获益。所以这一次,如果我们一定要认真筹划,应该多和IOC委员接触,邀请他们看比赛,听听他们的意见,这就要看公关能力了。此外,中国作为体育大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发展规划,现在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改革形成体育发展的内生力量,让体育发展惠及更多人,而不是集中封闭地发展。

责任编辑:黄业(QS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