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山东第二战,比第一战更加血脉喷张。随着山东队客场虎口拔牙带走比赛的胜利,他们不仅打破了在广厦主场11年未能赢球的尴尬纪录,更让系列赛的争夺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可就在这场精彩的比赛当中,裁判的判罚却又一次成为了比赛的主角。全场比赛,密集的哨声将比赛切割得支离破碎,而最具争议的一次判罚,主角则是山东男篮的队长睢冉。
第二节比赛还剩1分30秒时,睢冉在拼抢篮板时与福特森再次发生肢体接触,在这次接触中,睢冉冲着对方小外援福特森的面部挥起了自己的肘子,虽然事后的慢动作显示,福特森躲开了这次肘击,但最终裁判还是毫不犹豫地吹罚了睢冉一次技术犯规。因为睢冉之前已经领到了一次技术犯规,所以两次累积直接导致睢冉被驱逐出场。睢冉的离场让山东队损失了一位外线防守悍将,但福特森却也受到了一些干扰,他全场比赛情绪急躁,被山东队很好地控制,最终失去了强有力发动机的广厦,也无奈吃下了一场败仗。
睢冉再露火爆脾气
赛后,针对裁判对于睢冉的这个判罚,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很多人看来,既然睢冉没有碰到福特森,但却还没吹罚了犯规,难道这还不是裁判“吹黑哨”的铁证么?
事实上,在篮球规则当中,对于挥肘动作的吹罚有着明确的解读。根据比赛规则,过分挥肘可能发生严重受伤,尤其在抢篮板球和严密防守队员的情况中,如果这样的动作导致接触,就可以判侵人犯规,如果没导致接触,可以判技术犯规。因此,当值主裁做出了相应的判罚也是有规则可循。换言之,这声看似荒唐的哨声背后,其实并不是那么荒唐。
很多球迷在看球的时候,总是习惯于质疑裁判的判罚,这其中也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CBA一直都是裁判问题的重灾区,在相当多的球迷甚至舆论眼中,裁判成为了“昧良心”的代名词,裁判早已经失去了身上应有的公信力。因此像这一次的判罚,当规则与很多人的下意识理解存在差异的时候,便会成为无数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睢冉福特森激烈对抗
可整场比赛下来,导致场上火药味浓厚、冲突苗头不断的,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次判罚。其实就在第二节剩3分28秒,睢冉与广厦后卫福特森再次冲突,裁判看录像判罚双方犯规。而这个判罚在一定程度上,让睢冉的情绪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通过录像回放我们可以发现,在睢冉做动作之前福特森的手部动作已经很明显,况且在睢冉持球之后并没有与福特森接触的情况下,福特森却顺势做了一个受到侵犯的后仰动作,但裁判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判罚。
从过往的经历来看,睢冉确实是一个在场上容易情绪激动的球员,但任何一个职业球员,都不可能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做出明显带有报复性和针对性的动作。正因为裁判之前的判罚不够及时,导致双方的情绪都愈加失去控制,才有了睢冉最终再次吃T被罚出场的结果。
其实就在本赛季的CBA季后赛开始之前,曾经有过一番是否要在季后赛中引进洋哨的争论,但最终经过投票,大多数俱乐部还是否定了引进洋哨的想法,而姚明和他领导的CBA公司,也希望能够更多锻炼本土裁判的业务能力。本赛季,CBA公司对于裁判工作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而且还在多场比赛的争议判罚之后及时出具了具有公信力的裁判报告,这也让裁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缓解。但CBA裁判群体的业务能力,的确还有待提升。
裁判亦有苦衷
在篮球比赛中,裁判不仅仅是执法者,更承担着一部分“控制”比赛的责任。这种控制并非是指裁判操纵比赛的过程和结果,而是要保证比赛顺利地进行下去。翻开以往球场冲突事件的历史档案,我们能够发现,很多极端情况的最终发生,都是因为裁判对于比赛的失控导致的。对待比赛双方尺度不一、判罚不及时甚至错判、漏判,导致双方情绪失控,最终酿成冲突的结果。倘若裁判能够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做出正确而及时的判罚,很多混乱的局面完全可以避免。
CBA联赛的职业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不仅成因错综复杂,想要解决甚至根治更需旷日持久的时间。只是希望每一次的争议之后,每一次漫天的骂声之后,都能给当事人和决策者更多一点的警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