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改革中国篮球的成功经验用在中国足球行不行?

2018-09-05 09:52 澎湃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姚明模式”放到中国足球行不行?

雅加达亚运会,中国篮球获得空前成功,包揽男女四项全部金牌,尤其是中国男篮战胜全副主力出战的劲敌伊朗队,重新夺回亚洲冠军宝座的比赛更令人激动——出战的中国男篮只是半支国家队。

因此有人说,如果把姚明模式搬到足球来,中国足球能不能也获得成功呢?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姚明模式?所谓姚明模式,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用专业人来做专业事。再加一句话,就是用新思维来改造旧体制。

中国篮球过去多年来,一直运行在两位主任的思想之下。

李元伟主任有创新意识,希望通过加强联赛的市场化建设,先把联赛搞起来,再带动国家队。因此,CBA搞得红红火火,一度放出话来,说CBA是中国最好、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职业联赛,完全不把第一运动足球放在眼里。

而那时的中超职业联赛,却一度堕落到赞助商用啤酒来抵扣赞助款的奇事。

李主任退休后上来的是信兰成主任。信主任坚持国家队成绩第一,大力强化国家队,联赛只是培养国家队的工具(好像很眼熟是不是),就像过去的专业运动队,其结果不言而喻。

在两种思想的交错下,中国篮球行而行,时起时伏,走的是一条弯曲的路。姚明上任之后,把一切都改变了。

首先,他深知职业联赛是一切之根本。

姚明力推CBA职业化联赛,不仅努力增加CBA比赛场次,让球员有更多的机会打比赛,赞助商也满意,还力推青年联赛和夏季联赛,改变过去篮球一年内比赛3个月,休闲9个月的奇观,提高了CBA篮球职业联赛的商业化程度和观赏度。

姚明作为运动员,经历过专业队、中国式职业篮球和NBA职业篮球三个阶段,仅此而言,他拥有比前几位主任更多的阅历和对职业化运动的感知和理解,以及更多的发言权。

他把国家队的征调令改为邀请函,以平等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球员。这一小小的改变,颠覆了过去体制下,球队和球员之间命令与执行的隶属关系。过去的许多矛盾,包括王治郅留美不归,都是这种思维下的产物。

一封国家队的邀请函,让球员强烈的感到,他是一个人,而非打球的工具。

姚明的第三项改革,便是将国家队一分为二,采用红蓝双制,相互竞争。

这样一来,参加国家队集训的球员多了,教练选择的机会也多了,更因为竞争,使得国家队不再是唯一,也带动了国家队的竞技水平。

当然,姚明进入篮协短短一年多,中国篮球的进步有前人打下的基础,但你不得不承认,姚明的几项改革措施,使中国篮球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并且已经效果显著。

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时间差不多,篮球的经验是否值得足球吸取呢?换句话说,姚明模式到足球会怎么样?

我的看法比较悲观。

首先,篮球和足球并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中国篮球最好的成绩进入过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前八,亚洲的主要目标就是夺冠。而足球相距甚远,还在为亚洲的前四和前八的目标苦苦挣扎。

其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足球缺乏篮球那种强烈的愿望和任人为用,责权力共存的魄力和勇气。

所谓的管办分离,虽然去掉了足球管理中心,中国足协仍然受到太多“婆婆”的制约。

在这样的现状下,更是频出过去专业化思维,仍然把职业联赛作为培养国家队的工具,如此,别说姚明模式,即使姚明亲自过来,也是无能为力。

因此,中国足球的改革,不是去掉几间办公室,几个乌纱帽,几个事业编制,而是应该在思维上进行根本改变,让专业人来做专业事。

中国足球有没有专业人?太多了。虽然他们未必过达到姚明的高度,但是杨晨、孙继海、范志毅、郝海东等对职业化运动的理解,远远要更渊博。

无数事实证明,对于外行人来说,放手比样样都抓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葛爱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