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马拉松①|一张马拉松照片显影的“韵动”中国

2018-11-13 09:39 新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影像马拉松①|一张马拉松照片显影的“韵动”中国

编者按:越来越火的马拉松,已催生出产业链条,为中国跑步爱好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显影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新动向。在第二届马拉松摄影大赛评选之际,新华网体育(微信号:xinhuanetsports)将马拉松摄影这个环节取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观察。

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中国马拉松发展所激发的涟漪,因数以百万计的参赛选手而生的照片,每年以亿级的规模增长,不仅极大扩展了传统体育影像的疆域,成为中国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锋,更映照出当下社会积极、健康、向上的集体心态。

小小一张照片,显影着动态中国。

一场北马诞生百万张照片描摹“数字中国”

一场马拉松赛能够产生多少张照片?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9月举办的2018北京马拉松,赛前准备加上正赛时间,六七个小时之内,官方合作马拉松影像服务平台“跑步维生素”共生产了1781858张照片,另外一家体育影像服务机构“爱云动”上显示的是938554张。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2017年全国共举办了1102场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因为北马的量级在国内不具有普遍性,打个折扣,按照一场赛事产出10万张照片来算,最终的数字也还是十分惊人。

“今天的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了,摄影也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表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陈燮试着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人所有的活动过程中,自身也有被记录被传播的需求。马拉松赛事也是这样,众多的人参与,就产生了海量的照片。”

据了解,“跑步维生素”9年生产1.7亿张,而“爱云动”所拍摄的马拉松相关照片在近几年也以每年三四千万的速度增长。这种惊人增速的动力,被认为是来源于中国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释放的活力。越来越多创业公司看准马拉松所带来的机遇,投入其中,创新提供着新的高质量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日趋发达的今天,这些照片从发枪起跑,到出现在参赛选手的朋友圈里,拍摄、上传、下载、分享往往2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今年跑过国际马拉松大满贯赛事芝加哥马拉松的跑友曾表示,无论从服务流程还是上传速度上,国内马拉松照片的服务已经远超国外某些平台。

11月6日上午,与2018世界互联网大会同期,名为“互联网之光”的博览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近几年海量增加的马拉松照片,恰似“互联网之光”,映照出一个“数字中国”正在成像显影。

普通人成为体育摄影的主角展现“健康中国”

“传统摄影时代拍马拉松是属于田径摄影的一部分。”具有多届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国际型体育赛事拍摄经历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兰红光表示,“马拉松摄影的一个特征,就是参与人数众多,跑者、专业摄影师、业余摄影爱好者、观众、志愿者都可以拍摄。再一个就是摄影器材五花八门,从手机到高端摄影器材,可以说应有尽有。”

马拉松的蓬勃发展,让传统的体育摄影疆域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一个表现是摄影主体的改变,与以往闪光灯更多照耀体育明星不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体育记者和摄影师捕捉的画面主角。

这一变化刚好契合“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进脚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相继出台,“健康中国”成为推动中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动力来源。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拥有运动爱好,离摄影师的快门也越来越近。

2018年10月28日是第二届成都马拉松举办后的次日,当地的《成都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张彩色图片:密密麻麻的参赛者正在并肩跑出出发拱门。而几乎所有的城市马拉松举办之后,当地报纸的图片“头条”更多聚焦的是普通人的面孔,而不是传统的竞赛冠亚军。

“马拉松赛道上摄影的普及,使得几乎每个参赛者都可能留下影像。”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瑞林表示,除了奥运会或大型单项竞技赛事赛场上凝固的精彩瞬间,如今因为群众性赛事的兴起和大众的参与,使影像不再只关注胜者,赛场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故事的主角。

“没有朋友圈,跑友少一半” 共享“韵动中国”

成都市民小张身边有不少跑马拉松的朋友,他对记者总结道:周末醒来后,拿起手机看朋友圈,就能知道哪里又办马拉松了。

“因为朋友只要跑完,都会发一张咬着奖牌的现场照片。”小张说,这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充满现代性的仪式。

有一种解释是,用照片记录、分享是如今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合力孕育的网民习惯,所谓“没有朋友圈,跑友少一半”。

而另一种解释来自于美国知名学者苏珊·桑塔格。她在其著作《论摄影》中提到“拍照就是赋予重要性”。“我分享这些照片,是因为我喜欢自己努力的样子。”小张说。

新华网体育关注到,一场马拉松赛事结束后的6小时内,微博上就会形成一个照片分享峰值,数以万计的用户把照片分享到社交空间里,无论是自拍,还是专业摄影机构提供的电子照片,大部分主题都关乎奔跑、坚持、努力、微笑……

可以判断,努力奔跑正在成为这群人的新价值观。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高松认为,影像的意义除了可以纪实、具有存档价值外,还能够成为一个社会历史的切面,记录一个国家一代人的气质。

而马拉松照片所蕴藏的时代价值,也被中国田径协会敏锐地观察到了。2017年,首届马拉松摄影大赛在中国田径协会和新华网、人民网的合作下顺利推出,很多获奖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在一幅被官方评为金奖,题为《赛道上的友谊》的作品中,一位中国选手和一位外籍选手握手的瞬间被摄影师捕捉。画面中两名选手相向而立,右手互握,弯腰并头,相互接近,为彼此加油鼓劲,整个画面充满张力,饱含深意。

令人不感到意外的是,中国田径协会在2017年还与新华网体育开启了一项合作,联手打造“韵动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在官方的介绍中提到,这是“诠释‘中国梦’的国家级赛事IP”。

责任编辑:黄业(QS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