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君后,中国花样滑冰再无让人眼前一亮的颜值担当了,这是个事实,不得不承认。虽然竞技赛场上,成绩的重要性要胜过颜值,可谁不愿意看一位花季一样的少女翩然起舞?谁不感叹于,成绩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取得,可美貌是上天赐予一个人,并非人人都有。
李子君得到了上天的宠爱,成为中国花滑捧在手掌心的宠儿,可她就像一朵红玫瑰一样,娇艳欲滴,却带着刺,让人难以靠近。而“李子君的刺”,就是她一次次用耿直也好,莽撞也好,去对抗这个并不到处都是善意的世界。
终究,红玫瑰疲倦了,没有再选择傲然绽放,而是在寻找着另一方更适合她的天地。曾经的那些呐喊声,怜惜声,她也终究是腻了,厌了。于是,转身离开,不带一丝犹豫和踌躇。
从出道时,李子君就格外受宠。5岁练习,9岁前往洛杉矶跟随李明珠,这位曾经带出至今仍是我国女子单人滑奥运第一人的陈露的教练。那时,李子君少年不知愁滋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赞美,是夸奖,是一次次的被捧在手里。
回国后,李子君早早霸占了国内一姐之位,更是让她和闫涵成为一对“金童玉女”,一对被寄予厚望,能改变中国花滑现状的突破者。一方面是竞技赛场上队伍施加的成绩上的压力,一方面是大批冰迷们的甜言蜜语,枯燥的训练也不是谁都能狠狠心,咬牙扛下去的。
公主,是骄傲的,是不愿意忍让的,是理所当然的。于是,甜美的李子君开始和队里出现一些不融洽的迹象,关系也开始一点点出现裂痕。
于是,在索契之后的第二个周期,李子君在距离平昌最近的一次世锦赛上被冷藏。而这之后,她和队伍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没有单独的固定教练,队伍又开始着重培养新人,李子君那东北人直来直去的脾气也是“一点就炸”。
所以看到了在世锦赛落选的消息后,李子君终于“挑明”,直指阴谋,搞得中心被各平台的记者电话打爆了,甚至需要一个个不厌其烦地去解释,去澄清,也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坦白讲,李子君可毫不是“软妹子”的脾气,为了能重获信任去服软,去认错。在无缘平昌之后,这位22岁的甜美公主有些心灰意冷。
人想改变自己很难,想改变周围的世界或环境,那就更是难上加难。年龄没有了优势,技术难再提升动作,再加上伤病时不时来捣乱,如果这几条都不是致命的,那恐怕“心气”不如从前,是这大半年以来李子君很显著的变化。她的眼神不再清澈如水,而是总以紧锁眉头示人,她的笑容里,也多了几分无奈。她开始在吉他声中表达自己的哀愁,她开始在思考着让自己重新快乐的方式。
很明显,中心培养新人的做法在任何时候都有理有据,李子君呢,在奥运、世锦赛等大赛都参加过,体验过之后,看不到明媚的未来,看不到峰回路转。于是,退役就成了她摆脱舆论压力,挣脱旋涡的唯一办法。更何况,再一个四年,即使她有万丈雄心,恐怕也难敌青春之势。
与其这样,不如离开。
以如此的方式退役,不得不说是遗憾的,是不圆满的。可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圆满和happy ending?有的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