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1新政首次成了硬指标 鼓励中超剩余力量向下流动

2018-12-21 09:25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联赛新政 育才为本

新政

在昨天上海举行的2018赛季职业联赛总结会上,中国足协公布了明年中超联赛外援、U23本土球员的相关规则,同时明确了“U21本土球员纳入新赛季中超报名”的新规。从规则设计及调整情况看,中国足协遏制职业联赛非理性消费、推动本土年轻球员培养的初心未曾改变。而由于协会鼓励高级别联赛“剩余”力量到低级别联赛锻炼,与会代表对今年本土年轻球员在转会市场的流动加强普遍持乐观态度。

除了U23政策,中国足协还在各队报名办法方面,增加了“至少2名由本俱乐部培养U21本土球员进入27人的报名球员范围之列”。中国足协推出的新赛季中超俱乐部准入标准中,上述新规被列为A类标准,也就是具有强制执行色彩的硬指标。

包括建业俱乐部郭光琪在内的部分中超俱乐部负责人认为,这一规定涵盖了几方面内容,首先联赛对年轻球员的重点培养范围不局限于U23年龄段,还扩大到U21年龄段,意味着有更多年轻人会成为俱乐部考察、培养的重点对象。其次,进入一队报名名单的U21球员不是从外俱乐部引进的,而是本俱乐部培养出来的,这意味着这项政策将进一步要求俱乐部把培养本土人才的工作切实重视起来

此外,足协接下来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来遏制“本土球员人力资源浪费”,比如鼓励高级别联赛的“本土剩余力量”以租借形式流动到低级别联赛中,在满足球员“踢上球”愿望的同时,也提升了低级别球队的实力,从而整体提升相关联赛的竞争力、观赏性。而这些“剩余球员”经过实战锻炼后,技术、心理都将获得提升,一旦通过努力大器晚成,仍有望回到原属高级俱乐部,反哺老东家。

有消息称,中国足协为鼓励不同级别联赛球员的流动,很可能在U21球员租借注册办法方面给予优惠,比如有U21球员被租借到某俱乐部后第二年如果继续留队,那么其租借行为将不占转会名额。

郭光琪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我预感今年的年轻球员流动会比以往大幅提升。”中乙昆山FC俱乐部总经理顾凡则表达了对优惠政策细则的渴望,他说,“从我们来说,肯定非常欢迎更多高级别俱乐部的球员能够补充到我们的队伍来,不过因为各俱乐部青训基础不同,在U21规则出台后,是不是能有更多年轻球员进入流通渠道,我们还要等待。”本报上海专电  记者  

责任编辑:姜雪峰(QU0017)  作者:肖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