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热潮再度席卷京城 老中少皆看女冰使首钢球馆变魔鬼主场

2019-04-09 09:54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冰球热潮再度席卷京城 老中少皆看女冰使首钢球馆变魔鬼主场

熟悉中国冰球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冰球发展的飞跃期,全国冰球教练员委员会、全国冰球运动协会等组织相继成立,中国冰球联赛发展得如火如荼,中国冰球的成绩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取得了飞速进步。1981年,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中国冰球队以亚军的成绩晋升B组。为此,《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奋勇闯关记》的文章,对中国队的表现大加赞赏,由此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冰球热潮。

38年后,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B组赛事来到北京。在昨天的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女冰5比2战胜亚洲的老对手韩国队。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比赛的上座率非常高,赛场上随处可见为中国女冰加油的横幅、标语,球迷们整齐划一的呐喊声让首钢冰球馆成为令对手胆寒的“魔鬼主场”。

邱明山今年71岁,是一位首钢退休工人,平时不怎么看冰球比赛的他,也被中国女冰的精彩表现吸引了。“这次冰球比赛的票是朋友送的,虽然对冰球比赛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我能够感受到中国队队员在场上的那股拼劲儿。”

观众席上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整齐划一的穿着、铿锵有力的呐喊声,他们是来自中国冰球运动学院的运动员。16岁的耿朝阳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练习冰球。“冰球是一项高速激烈的运动,竞技性非常高、对抗性特别强,这些方面吸引了我。”耿朝阳说:“中国队里有3名队员是我的师姐,我是特意来为师姐们加油的。中国队的表现非常惊艳,今年一定会夺牌升组的。”

观众席上还有不少一家老小全体出动来看冰球的。40岁的孙晓宇是一名IT行业从业人员,他是带着妻女一起来的。“主要是带孩子来看一看,体验一下比赛的氛围。我觉得冰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勇气。因为它很强调身体的对抗,同时还要求团队的配合,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由于之前有在美国工作的经历,孙晓宇时常会现场观看NH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明尼苏达荒野队的比赛,对于中美两国的冰球状况,他有着自己的理解:“首钢的场馆挺好的,设备也很新,但是美国的冰球馆要比这大很多,观众也多很多,氛围更好。现在的问题是,北京能够打冰球的地方实在太少了。说实话,冰球这项运动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比如场地、装备等。虽然现在条件有限,但我还是非常希望这项运动能够普及开来,因为冰球真的非常有魅力。”

责任编辑:黄业(QS0001)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