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问鼎亚俱杯冠军,既是天津女排的好消息,也是中国女排的好消息,更是李盈莹的好消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是李盈莹得了MVP,砍了多少分,而是一传有没有进步。教练、球迷眼睛都是雪亮的,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看来,郎平去年对李盈莹说的“重话”就像是一次恰到好处的“挫折教育”。今年,郎平的讲话更像是一次“激将法”:“女排东京奥运会目标争取奖牌,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取决于年轻球员的进步速度,要想尽办法挖掘其潜力。”
为年轻球员挖掘潜力,头号对象不是李盈莹,又是谁?
克服心魔
李盈莹真的进步了。纵观本届亚俱杯所有比赛,李盈莹只是在个别时间出现短暂起伏,剩余时间一传平稳过渡。只要接好了,大概率就是用自己超人一等的天赋去扣杀得分,亚俱杯决赛李盈莹砍下40分。
天津女排的领队张静坤在场边,直接看到了变化:“李盈莹接一传,对她进攻的影响确实比以前小多了,说明在国家队的训练有很大的进步。李盈莹更吸引对方发球人(总被追发),只要一传保证好,就不会影响李盈莹的进攻。”
回天津前,李盈莹在国家队也是苦练一传,训练内容没啥变化。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在很多人看来,首先李盈莹主观上变得愈发要强,另外无论是天津队还是国家队,周围人也都在积极帮助她提升。这些共同促进了李盈莹的提高。
“确实一传一直在练,平时练得再多,比赛不接肯定不行,我觉得本届比赛自信是在提升的。”李盈莹在本次赛会前就主动请缨,要接三轮一传。天津女排主帅陈友泉表示,这证明了李盈莹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首先是李盈莹自己有主观愿望,从联赛当中接一、两轮发球,到现在主动接三轮,通过比赛的适应锻炼增加信心,出了问题我们再拿录像等手段去帮助她解决具体问题。”
作为李盈莹的“对角兼导师”,刘晓彤在场上场下几乎与李盈莹形影不离,时而给予温情的鼓励,时而面授机宜:“我们大家都在帮助李盈莹,面对短板就是要正确面对,树立信心,但最关键的是,李盈莹自己是个要求进步的球员。”
而国家队方面,郎平及教练组也给予了李盈莹更多的耐心。每次训练一传,出现问题就及时叫停,给与更多耐心的指导。李盈莹不断磨练中也学会了思考……
有意思的是,甚至连球迷都在帮李盈莹。天津球迷很懂球,非常想为李盈莹的进步“制造困难环境”。天津女排小组赛时,就有观众对着外国球队高喊:“追发一号!(李盈莹号码)”
曾因遭受大范围质疑崩溃大哭
去年在国家队,李盈莹很崩溃很煎熬,也曾因为压力大而哭过鼻子。
那时天津女排夺得11冠,李盈莹也荣膺联赛最佳得分手。不过,李盈莹带着光环来到国家队,因为一传等技术环节不合格,遭受了大范围的质疑。
此前李盈莹曾回忆:“我觉得在国家队的经历,多半都是比较难熬的日子。在某项技术遇到瓶颈期,或者需要突破的时候,就是在你短板需要突破的时候,非常难熬。”最艰难的是,比赛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李盈莹要逼着自己去进步,但是她在训练中根本看不到自己进步。“就那种感觉就非常崩溃。”
而问鼎亚俱杯前的这个月在国家队,李盈莹就没有哭了。
李盈莹意识到,作为一个主攻,没有下三路功夫就不可能有长远发展,而且在场上打球本身就是自带漏洞。另外,磨练内功苦练短板时,肯定会有不如意崩溃期,需要建立良好心态,更坦然面对。“哪怕今天比昨天多垫好一个球,我都会觉得很开心。”李盈莹在夺冠后这样说。
“要参加奥运会!要变成全面性的世界级攻手”
从联赛卫冕失败到亚俱杯夺冠,短短一个多月在国家队的训练,李盈莹感觉自己“肯定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还是不够”。这说明,她是要求进步的。亚俱杯赛后,李盈莹喊出了最强音:要参加奥运会!要变成全面性的世界级攻手。
前北京男排主帅李牧在考察土耳其联赛,观看朱婷比赛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现代排球对于主攻的要求既非常高又非常复杂!既要高度又要速度,既要灵活又要力量,既要网上又要网下,既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又要头脑灵活,集齐这些能力要求是一件矛盾的事。所以身材高大灵活,身体素质出色,下三路技术过硬的主攻球员,非常稀缺,朱婷的价值就体现在此。
起码,老天爷赏饭,给了李盈莹出色的身体素质。能否集齐所有的“能力项”,还得靠长期的训练、比赛去打磨。
远的不用说,在国家队层面,李盈莹不妨先实现“撑起朱婷的对角”的“小目标”。从李盈莹的表现来看,只要别停止进步,这个“小目标”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步一步来,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担当,去撑起这个角色。老队员可能要去克服伤病的困难,我们年轻球员就努力去克服技术困难,只要坚持就会有进步。”
别忘了,李盈莹出生于2000年,今年也才1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