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日-4日,广东国际赛车场再次迎来一个热闹非凡的五一节日,SEC广东第一站如约而至。包括SEC广东R1 6小时耐力赛、广东冠军车赛、风云房车挑战赛&1小时耐力赛三大赛事,为广大赛车爱好者带来了又一场的赛车盛宴。在6小时的耐力赛中,来自SR Racing Team 29号飞度赛车(朱华宇/曾建文/何伟斌/曾智锋)夺得全场冠军,高格赛车的96号赛车(侯议闵/肖剑军/蔡雨轩/张嗛尚)获得第二,高维斯车队的76号赛车(胡廉尚/李榕浩/盛阿林/王小欢)获得第三;SR Racing Team、百威TPR Racing及BM-Tech分获车队冠亚季军。广东冠军车赛中,SPC-Sporsky车队的陈大兴及饶隆各下一城。
一群朋友,一场比赛
始于2009,一转眼广东国际赛车场(GIC)就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十年。十年历程,广东国际赛车场伴随着一些老车友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也伴随着一群又一群新加入到赛场的“菜鸟们”成长为一个又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高手”,在这里,有初入赛场的喜悦,有挑战自我的激情,有努力拼搏的汗水和热血,有夺得奖杯的欢欣和愉悦,当然,也有失误后的懊恼和后悔,有错失奖杯的失落和无奈······这些欢笑和泪水交织,组成了赛车人们最真实的赛车历程。而作为国内场地耐力赛先驱、广东国际赛车场招牌赛事的SEC,也以其独有的“一群朋友,一场比赛”的“友人”式的赛事氛围打造,成为了大批赛车人及团队的速度乐土!
打造赛车大熔炉
来到2019赛季,包括分层式组别设置、多品牌轮胎的引入、广告权益向车队的开放以至奖金、奖品的设置等等,无不进一步提升了赛事对参赛车队、车手的友好性,而从现场的氛围来看,由正对进场通道的赛事主题背板,到进场跨线桥上的刀旗,再到发车区由龙门架排列到近最后一弯的赛道广告,不少参赛车队对于新赛季的变化给予了积极相应。而在经历第一站后,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车队也将加入其中。
回归到赛事本身,本站比赛共计吸引了14个车队、26辆赛车、102位车手参加了这场6小时的争夺。在这其中,既有Landsail Motorsport、SR Racing Team、HNK-Motor Sport劲舜车队、HNK-Motor Sport KT Racing等SEC常客,也有百威TPR Racing等首次出现在SEC战场上的车队,而从去年开始参赛的BM-Tech在今年一举将自己的参赛阵容扩大至四辆战车,缺席了去年比赛的SPC-Sporsky车队也于今年回归。车手阵容中,既有如张汉标、饶隆等知名车手,也不缺业余车手以至新生力量的加入,而Sparco中国速跑赛车队更是将耐力赛与卡丁车场、卡丁车赛联合,将卡丁车赛获胜者带入到SEC中来。无论是成名车手还是新入门的赛车运动爱好者,都不难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身份的角色,并且快速融入其中。这里犹如一个赛车大熔炉,而更重要的是,来到这里的车手,更多的抱着对赛车运动热爱出现在这片场地内:没有太多的杂念,更多的是想着和朋友、和团队一道,完成挑战、实现突破。在这个熔炉中的赛车运动,很是纯粹。
小排量集中,雨水加剧竞争
但是,是“赛”,就一定会有输赢。而没有哪一位车手,不希望自己赢,借用下拿破仑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6小时的比赛,大排量车型比例有限,小排量车型的集中让我们提前预见了比赛竞争之激烈,而车手们也对这么一种因参赛车性能接近的竞赛环境表示欢迎。而雨水的到来,则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
考虑到小排量车型占据主力的实际情况,赛会在今年的比赛中将小排量组别按照传动方式的不同划分出了CVT、手动档以及序列式三个小组,但在正赛中,延续不断的雨水将这三种不同的动力传动方式理论上的性能差距拉近了:在雨水中,CVT车型容错率更高,而序列式车型的性能优势也不如干地中明显,这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胶着性。从比赛过程中看,包括2号车、86号、29号等车一度占据榜首,但领跑时并没有与后车拉开多少距离。
雨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其影响竞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两次红旗(暂停比赛)的出现是影响战局、左右车队战术的一个关键,这一点可视为“运气”因素,但却相当考验车队的临场应变能力。没犯错的车队、车组,则可能是其中“运气”最好的代表,典型如29号车,在比赛的最后阶段,86号车遭遇机械故障,全场零犯错的29号车逐步拉开差距,最终以143圈的成绩拿下全场、C大组及C3组冠军。在29号后方,第二到第七名车组(分别是96号、76号、63号、11号、86号及89号)的完赛成绩相当接近,其中有两辆车在最后阶段还遭遇了“PSP”进站罚时五分钟,不然的话,最后时刻的竞争还将更具悬念。
耐力赛,对新人更友好
雨水在给竞争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同时,也放大了“耐力赛对于车手犯错宽容度高”的这一特点。和6小时耐力赛一样,广东冠军车赛、风云房车挑战赛也迎来了雨战,恶劣的天气给车队和车手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挑战重重。作为冲刺赛,这两项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因经验不足冲出赛道,或者因为打滑和视野不佳发生碰撞而导致赛车受损退赛的情况,经验丰富的车手则更善于趋吉避凶,稳扎稳打,找准时机,超车上位。相比之下,在6小时耐力赛的比赛过程中,雨势更大,过程中也有不少赛车由于打滑或者失误冲出赛道,不同于冲刺赛的是,在赛会完成救援后,只要赛车可以修好继续跑,就可以重新回到赛道,从这一点上讲,对于新人来说,耐力赛可以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舞台。那么,在SEC已经走到第9个年头的今天,在力盛超级赛道节已经形成一月一站且参与者众的今天,SEC能否更草根的汽车运动形成更多的联动?吸引更多的入门级车手参与其中?值得思考!
除了比赛本身之外,这一站更是成为了路航、雷登、倍耐力和韩泰四大轮胎品牌的角力场。作为官方指定用胎,参赛者可从四大品牌中自由选用轮胎参赛。此举意味着参赛车队在策略制定和投入配置上迎来了更多的可能,而车队同时也在对比着几个品牌轮胎的性能及相应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各轮胎品牌还为各大组的三甲车组准备了轮胎奖励,进一步降低车队、车手的参赛成本。根据成绩,29号、96号、86号及18号车组均获得了由倍耐力轮胎送出的一对轮胎的奖励,而76号及83号车组则分别获得了由雷登轮胎及韩泰轮胎送出的一对轮胎的奖励。
风雨兼程,矢志不渝,SEC新的征程又再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