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做专业事核心是啥?
白志标:在项目协会实体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因此也纷纷出现了明星运动员、教练走上协会领导岗位,明星运动员转型教练员等情形,也有协会领导由退休项目专家(如赛艇)、其他领域领导(如围棋)担任。明星体育人成为协会负责人固然对项目发展、推广有积极意义,但运动员、教练身份毕竟不能等同于协会负责人,后者更多是管理协调工作,关联到项目的整体发展,并不单单考虑运动队训练、比赛等单一领域的事情,因此我理解的“专业人干专业事”,这句话的核心是符合运动项目发展规律,符合岗位要求规律,按规律办事,懂规律的自然是专业人,因此明星运动员并不等于就是好协会主席,也并不等于就是好主教练。
张宾:专业人干专业事,这个大方针没错。但这个专业是有针对性和限定性的,并不意味着昔日的明星运动员就一定是所有领域都专业的人,他们未必就一定适合管理岗位。明星运动员有很大的概率成为专业的人,毕竟他们一直身处这个行业。但这也因人而异。正如并不是所有优秀运动员都能成为优秀教练员一样,而穆里尼奥并没有职业运动员履历也成为了一代名帅。非要拿明星运动员这个标准来选拔行业协会的主席,等同于刻舟求剑,专业的人并不等于专业运动员。
罗普磷:其实你们两人已经基本把“专业人做专业事”说清楚了,我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个原则是没问题,但一定要明白设置的岗位是为了什么,比如说协会领导并不是说必须得是这个领域出来的人才能胜任,因为懂项目不等于懂项目规则,前者涵盖的范围更广,所以一定要提前规划、设定什么样的专业人和什么样的专业事,甚至同一个协会内不同机构都要求不同的专业人。我们知道国际击剑协会主席就并不是击剑运动员,而是纯正的商人,但并不影响他对这个国际组织的领导和发展,单纯地限定体育项目协会负责人就必须从该项目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员产生无疑是给项目发展戴上了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