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圈的F1墨西哥站比赛可以说90%的赛程都是平淡无奇的,除了起跑后第一个弯道的混乱引发了安全车之外,赛道上并没有太多故事,两辆领先的梅赛德斯赛车都采取了稳妥了一次进站策略,并且跑的很保守,不管前面有其他赛车领先还是后车追近到只有1秒多,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都不急于刷圈速,显然他们对自己的赛车很有信心,注意力都放在保护轮胎和引擎上。
车迷们可能都以为熬夜观看的这场比赛就这样波澜不惊地结束了,然而从倒数第3圈开始一场大戏上演了,不仅让比赛高潮迭起,还搅乱了赛后的颁奖仪式,谁获得第三名在比赛结束后几小时才尘埃落定。关于这场大戏的嘴仗和争议恐怕会持续很长时间,也将再次引发媒体和车迷对F1判罚制度的讨论。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比赛最后几圈,处于第四位的维特尔不断寻找机会超越前面的小维斯塔潘,这两位车手都是一次进站换上中性胎,但维特尔是在第32圈,而小维斯塔潘是在第12圈,所以虽然红牛赛车性能更好,但维特尔拥有20圈的轮胎优势,此时小维斯塔那套已经跑了50多圈的轮胎开始衰退,维特尔的速度比他更快。第68圈在起跑线处的大直路,维特尔抓住红牛赛车的尾流迅速逼近,眼看就要成功超车了,小维斯塔潘不肯放弃,在1号弯道错过刹车点冲进草地,他直接切线驶回3号弯之后的赛道,仍然在维特尔前面。
根据F1比赛规则,这种抄近道的行为属于不正当获利,所以维特尔立即在无线电里抗议,红牛车队也建议小维斯塔潘给维特尔让位,但FIA比赛管理员仅是表示将在比赛结束后调查此事,因此小维斯塔潘决定抗命。这下维特尔真的愤怒了,他开始在无线电里大声嚷嚷骂脏话,而此时他身后的另一辆红牛赛车也追了上来。与队友不同,里卡多是两次进站,他用的是跑了20圈的软胎,速度优势非常明显。最后一圈的4号弯道,里卡多向维特尔发起攻击,维特尔强硬阻挡,两辆赛车的轮胎发生轻微碰撞,维特尔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赛后FIA宣布小维斯塔潘违规罚时5秒,他从第三名落到第五名,维特尔站上了颁奖台。红牛车队不服,向比赛管理员投诉维特尔防守里卡多时在刹车区变线,几小时后FIA再次改判里卡多是第三名,维特尔被罚时10秒,降到第五名。
根据FIA在美国站前颁布的新规则,维特尔被罚没什么可说的,但法拉利也有理由对此不满,因为如果比赛管理员及时裁定小维斯塔潘必须给维特尔让位,里卡多根本没有机会接近维特尔。从维特尔在无线电中的叫骂就能明显看出来,他当时是情绪失控了,对里卡多的激进防守也是在这种情绪下做出来的,当然这对于一个29岁的F1四届世界冠军来说很不应该,他要吸取这次教训,让自己更加成熟和冷静。必须说维特尔这场比赛前70圈表现很出色,他用一套旧软胎跑了32圈还能保持稳定的圈速,展示出惊人的保胎能力,在FIA的官网上维特尔被车迷们评选为墨西哥站最佳车手。
同样小维斯塔潘和红牛也有理由不满,红牛顾问马尔科指出汉密尔顿在起跑后第1圈做了与小维斯塔潘相同的事情,也应该受到处罚。当时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都在1号弯冲进草地,罗斯伯格是被在他内线的小维斯塔潘挤上草地,没什么可说的,而汉密尔顿是自己错过了刹车点,他切线回到赛道上之后反而领先距离更大了。汉密尔顿辩解说他没有占到便宜,他入弯时就处于领先位置,回归赛道时仍在领先位置,并且驶过草地让他的轮胎受损了——但这套解释不是同样适用于第68圈的小维斯塔潘吗?什么样的情况算“不正当得利”,看来只取决于比赛管理员的判断,而比赛管理员的判断似乎又取决于有没有车队投诉,这难免让人质疑F1规则的严谨性和公平性。
希望FIA能尽快明确规则中的细节问题,而比赛管理员应该在判罚上更加及时和主动,不要总是接到车队投诉后才行动,否则这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局面只会让F1比赛的争议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