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球队追求国际范儿

2017-03-28 08:13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3月27日下午,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俱乐部总经理李明介绍了俱乐部最近的工作进展。从他的介绍中不难发现,中赫国安已经正式挥别河北香河训练基地,而以此为标志,中赫国安也在进行着很多方面的改变。

遵守足协规定 落实新基地

“我们现在也在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一线队和梯队都已经从香河搬回了北京,新的基地和场地现在也都落实得差不多了。”李明说。事实上,本赛季到现在,中赫国安还没有前往香河基地训练过,一开始人们只是以为香河基地使用会越来越少,但是昨天李明的表态却证实了国安会就此告别香河基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直接诱因是足协关于“俱乐部训练基地所在地应与俱乐部注册省市一致”,换句话说,在北京市足协注册的中赫国安,基地就应该在北京,而不是在几十公里之外的香河。

近几位主帅对香河不“感冒”

香河基地最早在2000年左右投入使用,曾经长期作为国安的训练基地存在。但是国安历届主帅中只有李章洙最喜欢带队去香河,而随着帕切科、曼萨诺和扎切罗尼这些西欧主教练来到国安之后,早已经习惯欧洲式训练的他们对于全队去香河封闭训练并不“感冒”,香河基地的使用率在过去几年一直非常低,而场地条件也开始不尽如人意。就在这个间歇期,国安全队前往武汉进行外训,也没有选择香河基地。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香河基地的确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中赫国安了。

为了青训也得搬家

不过即使没有中国足协的规定,国安也在考虑放弃香河基地,而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青训工作。以前国安的梯队都是在香河进行训练,环境封闭不说,最大的不利条件是很难进行文化课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安之前最小的梯队是U16,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之后进入梯队系统。而现在梯队一起搬回北京之后,更符合现代足球的理念,北京的教学条件和质量显然比在香河强,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投身系统足球训练的热情,毕竟在北京,踢球、学习两不误并非不可能。

工体外场再难扒铁丝网

另外,借助这个间歇期,工体外场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外场的铁丝网四周已经挂上了遮挡的铁板,球迷们熟悉的扒铁丝网看球队训练的一幕,未来再也难以实现了。

要说扒铁丝网看训练,在北京球迷圈里年头可长了,但是在俱乐部看来,出于技战术保密的需要,也是对教练知识产权的尊重,必要的遮挡显然也是有必要的。

向职业化进一步靠拢

以上的种种,都可以算得上是中赫接手国安之后俱乐部针对新形势和国际趋势作出的改变。另外,俱乐部办公区域进行改造之后,原有的球员宿舍已经被取消,俱乐部全面实行了走训制,即使重大比赛前夕需要集中,球队也会选择前往酒店。

“身为首都的球队,同时也是有传统有底蕴的俱乐部,中赫国安就应该有打造国际品牌的想法和行动。”李明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中赫国安正在进行的种种改变是在向职业足球更先进的东西学习和靠拢,而告别香河只是一个开始。

国安紧盯自己的国脚

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李明谈到最多的还是国安自己的球员,而为了更好地备战马上就要到来的京沪大战,国安也是在全程盯着自己的国脚。

“看到张稀哲和于大宝在国家队的表现,我当然是非常开心的,不开玩笑地说都快笑出声来了。”李明说,“当然我们其他国脚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唐诗在迪拜梅开二度,包括奥古斯托在巴西国家队也是几乎踢满全场,伊尔马兹虽然没有上,但是他为了动手术主动放弃了为国家队出场,这还是很让人感动的。”而为了更好地把握球队中国脚的具体情况,中赫国安目前每天与所有国脚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训练情况,并把获得的信息向教练组反馈,以供教练组参考。“主要是出场时间和训练强度这方面吧。比如像唐诗这种年轻球员,我们更要多加小心。”李明说。而面对即将开打的京沪大战,国安也有自己的计划,“由于国脚到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我们也酝酿给他们安排特别的训练恢复计划,帮助他们尽快恢复。”

这种看上去有些繁琐的球员追踪,其实更应该看作是中赫国安针对球员资产的一种进步。李明昨天反复提到的一点,就是对于球队的保障,而在本赛季,只要是航班条件允许,国安都会为出征客场的队员购买来回的公务舱机票,为的就是让球员可以更好地休息恢复。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国安对于自己的球员资产越来越看重了。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张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