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新政分析:风险系数超高的改革 或为办世界杯

2017-05-25 10:14 搜狐体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北京时间5月24日晚,亚冠历史第一中国德比终场哨响没几分钟之后,中国足协就用官网上两则言简意赅的通知上演了一出实力抢戏。新政策突然到来,可谓平地起惊雷,其中,关于U-23球员使用的政策力度空前,明确了自从2018赛季开始,中超与中甲俱乐部在联赛和足协杯比赛中出场的U-23球员必须和外援人数相同。

先来看中国足协发布的这份关于U-23使用的通知,标题和内容都很简单。《关于调整中超、中甲联赛U23球员出场政策的通知》,内容主要是预告,内容只有三行,但足够惊人,自下赛季起,中超、中甲球队在国内的联赛和足协杯赛上,各支球队的上场u-23球员数量必须与外援数量相同,足协希望各俱乐部提早准备,具体的细则还在制定中。

因为没有具体的细则,所以很多问题还没有明确,比如外援到底可以上几个,是球队随意安排只要保证人数相同就可以,还是或有具体的规定。再比如,人数相同意味着必须相同还是可以多于外援,如果要绝对的相同才可以,那或许有些死板。

最核心的是到底2018赛季可以上场几个外援,估计看到通知的各家俱乐部也是一脸懵逼。可能面对新政,更多的是缺乏了性分析的吐槽,不过这突如其来的u-23政策。肯定需要我们理性的分析,以及去思考它可以预见带来的影响。

首先,新人将会有更多机会,适龄球员将会井喷式的迎来职业联赛比赛的机会,那些本赛季靠提前换人应付的球队,新赛季肯定不能这样行事,必须用适龄球员好好比赛,安排进球队真正的体系之中。

其次,适龄球员将成为香饽饽,各支球队的哄抢力度将会空前,而对于球队内部适龄队员的培养与挖掘力度,也会空前。那些自家储备比较好的球队,可以大胆的启用新人,那些队内适龄资源不足的球队,就必须在未来的两个转会窗口大做文章,当然适龄紧缺人才的身价必将暴涨。中国足球即将迎来一场挖角适龄球员的大规模“内战”。

U-23新政或许可以催生一个短期的投资项目,那就是和炒房一样囤积人才,“炒人”。

这背后只因为中国足球适龄青年人才太过稀缺,这也是新政出台不得以的原因。把中国足球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心思,都转移到对于年轻球员培养上面,可以说是借用职业俱乐部的平台,举全力来给年轻人舞台,俱乐部成为了培养年轻球员的第一主体责任人。

这种空前的新人培养政策,也将会给那些在中超过了适龄年纪但介于主力、半主力之间的球员以及三十岁出头介于职业生涯中后期的球员带来灾难,他们可能面临突然失去机会,还没有失去状态的时候提前成为老将甚至被逼提前退役,都有可能。这对于这一批球员来讲,是不公平的,适龄球员得到的机会,以牺牲他们的生存空间为间接前提。

可能还会有牺牲的地方是,中超联赛的观赏性和发展步伐。在职业化和商业化的路上,中超这几年打上了快车,而新政大面积让年轻球员上位,很可能带来的是中超出现外援带着小球员打的局面,国内球员的技战术作用更加被压缩,难免会有揠苗助长的嫌疑。加上外援引进新规,国内球员的商业价值会急速增长,他们可能幸福来得太突然,能否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能力的提升上也需要经受检验。

新政自然有利处,如果不是为了培养某一批球员去冲击世界杯,或者是培养某一届中国准备举办世界杯的适龄球员,可能不会有如此空前的新人培养政策,因为这对于联赛的职业发展,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如此强大的改变力度与风险,一定有原因,也值得期待。就好比奥运战略,本土举报的08奥运举国之力要拿下金牌榜第一,22年冬奥会也必须完成突破,自然即将提上日程的本土世界杯申办,也需要先有一支不丢脸的东道主队伍才行。现在结合新政来看广州恒大的全华班计划,不得不称赞许家印的精妙,可能未来中国赛场上,全华班真的会成为一种可能。

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如今新政带来的变革力度,可能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强烈,这对于中国足球来讲,不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全新的开始。2018赛季,1995年以后出生的球员,会让我们看到更多中国足球艰辛前行的故事。

责任编辑:袁帅(QN0015)  作者:张志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