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帮北京德比未果
——北京足球漫长德比路之二
支持了3年的球队宽利不仅没有冲超,反而降级,老板贾利桦为了球队倾家荡产,从一个富翁变为一介平民。
但2002年北京将在甲A有了德比,而且不用经历冲A的苦战。就如同叶公好龙,一旦真有德比,很多国安球迷难以接受,因为要落户北京的不是本地球队,有点抱过来的孩子缺少亲情的感觉。东北虎还是来了,理由很简单,辽宁足球向来不差人就差钱,肇俊哲、张玉宁、李金羽虽然既有实力又是偶像,可经常出现欠薪的现象。虽然主场设在北京,辽宁二字依然保留,这样也让异常愤怒的辽宁球迷感觉辽足并未抛弃老乡。”
2002年初搬家的“波导战斗队”租用奥体中心为主场,到北京也是投资方认为更有前景。为了争取北京球迷,他们聘请北京资深球迷、外貌酷似施拉普纳的王占军担任球迷协会会长,他在宽利几年已经有了广泛的球迷资源。辽足做好了长期扎根北京的准备,在来广营设立训练基地,住宿、训练、伙食都井井有条。俱乐部的领导机构在东三环附近的盛福大厦,他们给球迷部租用了奥体中心的房间供会长王占军招兵买马用。
张忠回忆:“当时确实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波导俱乐部以200元的低价套票吸引北京球迷,竟然卖出近千套。而国安干脆以50元的超低价卖套票,这也是竞争引来的效应。辽足还很早利用网络,从多位应聘者中招聘了既会撰稿又会美术设计的艺术院校毕业的高材生王岩,把网站办得风风火火。当时有人评价,辽足的网站是各个俱乐部最好的,这一切显示了辽足的决心,他们把细节都做得很好。总体来说,2002年的辽足进京反倒促使国安队成绩的提升,工体的球市也有提高,那个赛季老彼德把国安带到联赛倒数第二轮还有夺冠希望,最后积52分与深圳并列第二,通过扑克牌抽到第三名。由于辽宁在北京,其实京辽之战变成了北京两个主场,北京国安也全取6分。”
2003年全国屈指可数的奶业大集团北京三元决定赞助它,起初挂名辽宁三元,投资方感到在北京却挂辽宁的名字很难让北京球迷有认同感,于是和当时辽足投资人曹国俊商定决定改名北京三元队,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年代,一切都要服从经济。对于这种做法,不少北京球迷是接受的,他们认为北京有两个甲A球队完全有必要,给北京三元加油的北京球迷不少。不过对此不接受的也为数众多,尤其北京国安在工体主场对北京三元,不少球迷用震耳欲聋声音高呼:“辽宁回家,辽宁回家”,这一举动深深刺痛了辽足将士的心。没有了辽宁球迷给力的呼唤,总觉得缺少一种依托。而辽宁一些球迷开始到辽宁体委门口静坐,强烈要求辽足回家。辽宁相关人士也开始积极运作,争取辽足回家的资金。那一阶段,一个全国人民都熟悉的面孔多次出现在北京盛福大厦,他就是辽宁出来的赵本山,他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帮助辽足回家。他得知辽足到异乡漂流只因为差钱,他告诉辽足,他有的是朋友看在他面子会让辽足变得“不差钱”。由于这一年春夏之交北京爆发非典,加速了辽足的回迁。联赛暂停三个月期间,辽足再度更名为“辽宁中顺汽车”,把主场设在抚顺,辽足在北京的短暂落户就寿终正寝了。
国安这一年又是让人失望的第9。辽宁队这一年折腾也影响了战绩,联赛最终排名第6,却比国安名次还高。但如果辽宁不离开北京,三元集团的实力还是比赞助辽宁的几家本土企业有实力,很可能经过几年培养能够形成真正的德比。